仿佛清新自然的山水田园画卷,在眼前铺开。在昆明滇池国际城市湿地,映入中外游客眼帘的是一幅幅美景,一幅幅水墨画。“没想到滇池边湿地如此之美,完全没必要出门旅游了!”市民由衷赞叹。环滇池旅游成国庆“十一”黄金周休闲旅游新亮点。
200万海内外游客畅游昆明
2013年国庆假日是《旅游法》实施的首个黄金周,据昆明市旅发委信息统计处处长邓立明介绍,2013年国庆黄金周,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200.61万人次,比2012年同期增长26.66%;旅游总收入8.84亿元,比2012年同期增长32.28%;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居全省各州市首。据昆明数字旅游平台数据统计,本次黄金周共接待旅游团队4578个,同比减少14%;接待游客人数6.03万人,同比减少22%。
环滇池旅游成规模化增长
《旅游法》的贯彻实施,给旅游客源市场带来新的变化,由于旅游团队数量的减少,昆明市主要A级景区(点)的接待量与2012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石林接待人数10.22万人次,同比减少23%,九乡风景区接待人数5.11万人,同比减少1%;云南民族村接待人数7.1万人,同比减少27%;世博园接待游客4万人,同比减少32%;西山森林公园2.5万人次,同比减少32%。但全市51个主要景区(点)的接待游客总量同比上升了10.03%。
邓立明分析,其客源流向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城市周边乡村旅游依然成为市民的首选。受往年黄金周高速路堵车,大景区拥挤的影响,很多市民选择近郊县乡村生态旅游,从而带动“一日游”数量明显增长。二是环滇池旅游成为黄金周休闲旅游新亮点并成规模化增长。随着滇池治理成效的显现,牛栏江调水的实现,多个湿地公园建设日趋完善,大量市民沿环湖路、高海路的休闲观光游特别是湿地公园游成为吸引市民出游的重要产品。每天仅环湖东路沿路两侧停放的游客车辆达到四、五公里之长。与此同时也暴露出游客休息区、厕所、垃圾处理、停车场、开通公交线、旅游宣传等基础设施不到位的情况,市旅委下一步将会同区县和城建、交通等有关部门共同研究解决。
旅游市场呈现五大特点
邓立明介绍,《旅游法》的实施给昆明旅游市场带来了新的变化,呈现出五大特点:
一是团费理性回归。据检查,旅游市场价格如“一日游”市场价格均为正团费,未发现零负团费组团行为,许多旅行社及时调整思路,对产品及线路报价做了相应调整,报价普遍提高30%以上,虽然,旅行社接待团队与2012年同期相比有明显下降,但这是《旅游法》出台后必然出现的市场反映,这种“阵痛”将随着市场的不断规范逐步回归。
二是进购物店人次减少,如“七彩云南”、“钰满天下”等购物店游客量大幅下降。据初步统计,进店客人不到2012年同期的五分之一。
三是导游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导游均持证上岗,行程规范,减少进店购物次数,更加注重对风土人情的讲解,真正回规导游本质。
四是购物店采取了降价举措,让价格理性回规。有的购物店承诺30天非人为损坏无条件退货,有的承诺时间则更长,真正保障了游客权益。
五是旅游投诉减少。平均每天仅20余个投诉(咨询)电话,反映问题主要为酒店位置偏远、无热水、环境卫生差等,无明显旅游违法行为的投诉。
通过国庆假日7天的情况看,昆明市旅游市场更加规范,市未发生旅游安全事故和重大旅游投诉,《旅游法》贯彻实施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