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
“实体化”先人一招
“寻甸老百姓在工业发展上有一个共识:只有走工业发展的路子才能走向共同富裕,所以特别支持工业发展,只要有项目老百姓无二话,积极支持。”武斌开门见山地说,寻甸拥有丰富的磷、煤矿藏,再加上广阔的土地资源,属于昆明1小时经济圈范畴,这些优势吸引了众多规模企业、名企业的视线。
“经过近年的发展,金所片区在招商引资、项目落地、项目推进等方面仍然‘很为难’,这种为难表现在‘有实无权’”。武斌举例,园区管委会主任、副主任,只承担服务职能,没有审批权。今年来,园区先后组织相关人员3次到山东、宁波招商。从主要领导到负责人面对很多事情都放不开,不敢表态。这主要因为园区资源和管理不配套。园区有区域资源却没有足够的“自主权”,没有权力审批。管委会有人有机构,但不管事,辖区街道有人有权,但却难以支配区域资源。正是这种矛盾束缚制约了园区和片区发展。武斌说:“这种束缚发展的矛盾,必须由县委、政府来协调、解决,途径就是下放权力,合理理顺体制和机制,让园区充分自主,实行实体化管理。”
寻甸县县长唐琪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在南磷集团项目地安全防护距离内曾居住着41户老百姓,按照相关规定,必须搬迁。由于园区没有“实权”,对群众的诉求无法满足,群众对搬迁不理解不支持,工作一直无法推进。直至开始实行园区实体化管理,由县级领导直接挂帅,并联合组织多个部门、多方力量与搬迁户协商,用6个月时间解决了6年都没能解决的难题。目前,39户人家已经顺利完成拆迁,剩余的2户也已经达成协议,将尽快搬迁。
寻甸以实现经济行为实体化、园区建设市场化、公共服务社会化为目标,以理顺园区管理体制和经济行政管理审批权限下放为核心,以加快园区行政机构、人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着力破除园区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全面实行园区规划区域范围内,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推行权责合一、党政合一、经济社会发展合一的实体化管理,推进园区与片区协调发展。
寻甸特色产业园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白忠卫告诉记者,园区实行实体化的第一步就是从促进园区与片区共同发展的需要出发,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将仁德街道金所为民服务中心及所辖10个村委会整建制整合给特色产业园区管委会,推进管人与管事相统一,实现一体化发展。这意味着,今后园区管委会将负责金所片区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一切事务,进一步理顺县级部门与园区、仁德街道与金所片区之间的关系,建立健全有利于园区发展、有利于片区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从制度上促进园区与金所片区的整合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寻甸园区实体化将采取充分放权原则。根据园区开发建设实际需要和接受能力,赋予园区与片区相应的工作条件和管理权限,凡园区需要的行政管理权限,除须由市政府批准或授权相关部门审批的行政管理权限外,县级权限全部下放给园区,街道权限全部下放给片区,县级行政审批一律实行“跟章制”。通过县政府授权、县级有关部门委托等方式赋予管委会行使部分县级经济行政审批管理权限。所有管委会办理审批的事项,都必须抄送县级对口部门,并由园区管委会承担相应的审批责任,做到权责一致。如唐琪所说,园区实体化让企业有了政策资金的支持、有了实权、人力和物力,同时也赋予了企业更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