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学苑 > 运作管理
"员工离职永不录用"是恐吓还是智慧?
2015-12-25 运作管理
分享到:

员工离职永不录用,离职员工

“员工离职永不录用”是恐吓还是智慧?

  一位求职者回头应征前公司的处长职位。几年前他跳槽离开时,担任经理一职,是很多主管眼中的明日之星,直属长官正是现任总经理。得知前部离职员工有意回锅,总经理向人资部下达命令,不管以前如何做,从今天起,凡是离职员工永不录用


  虽然在企业界离职再回锅的情形并不多见,但是我想藉由这个个案探讨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例如离职员工永不录用的管理思维,以及如何管理员工离职的问题。

  刘邦的故事:“打天下”的阶段,应该格外爱惜人才

  先用一个历史故事跟这个个案做比较。

  楚汉相争期间,项羽手下有一对兄弟档将领,分别叫季布与丁公,战争中都曾让刘邦很难堪。项羽战败后,刘邦悬赏千金缉捕季布,下令藏匿逃犯者连株三族。

  季布躲藏在一个富豪家,卖身为奴,却因为贤能,民间声望很高。富豪透过关系向汝阴侯夏侯婴游说,希望刘邦惜才。最后刘邦不但赦免季布,还给予他高官厚禄。

  季布的弟弟丁公命运大不同。在一次战役中,刘邦大败逃窜,被丁公率兵追上。危机时刻,刘邦求情,英雄好汉何须彼此迫害,丁公于是放了刘邦一马。项羽失败后,丁公拜见刘邦,刘邦却说,“丁公身为项羽臣下却不忠诚,使项羽失去天下的人,就是丁公这种人。”便杀了丁公,并昭告天下,“后世做臣子的人,不要效仿丁公!”

  刘邦起兵以来,招降纳叛不胜枚举,称帝后,仅丁公因不忠而受罚,为什么?

  针对如何对待反对、甚至背叛过自己,现在却愿意顺服的人,司马光这样评论:天下未定之时,人各有主,胜利的一方不应追究愿意归顺的人过往的敌对立场,然而一旦身为天子,就必须建立礼仪,如果杀一人能使天下人害怕,就该杀。刘邦这样的做法,实在是深谋远虑啊!能为汉朝奠定400年根基,这样做是恰当的!

  中小企业永远都在打天下!别阻止有才能者回锅

  司马光主张“打天下”与“治天下”要有不同的容人、用人策略的说法,固然有其政治上的深意,但是我有另一层不同的见解。

  经济部中小企业处统计资料显示,台湾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13年,所以企业经营应随时保持在“打天下”的状态,抱着天下仍未底定、革命尚未成功的心态,对于有才能的离职员工采取永不录用的做法,显然不可取。

  许多杰出标竿企业对离职员工都采开明、宽容的态度,甚至成立“毕业生俱乐部?以表示对离职员工的尊重。Linkedin创办人瑞德?霍夫曼(ReidHoffman)曾说,“员工离去,不代表你和这名员工的关系必然结束。当一位优秀员工说他要离职时,你该做的第一件事是尝试让他改变心意,第二件事是恭喜他找到新工作,并欢迎他加入你公司的前员工俱乐部。?

  Google董事会执行主席艾力克?施密特(EricSchmidt)也认为,“主管应关心员工的成功,而非只关心公司的成功……,如果已尽了一切努力,而且让这个人离去是对他最有利的选择,那就放手让他走吧。


  与其恐吓员工不能回任,不如增强情感连结,让他们不舍离去

  员工离职的原因很多,过去的研究大多归因于“工作满意”和“组织承诺”两大类问题,近年来发展出一个较新的理论观点,称为“工作镶嵌理论”(jobembeddednesstheory),认为员工的工作和组织的人、事、物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网络,彼此交错连结在一起。

  当个人与组织产生较紧密的镶嵌时,将提高员工离职的困难度,降低员工的离职。一些实证研究也发现,工作镶嵌对于降低离职率的解释力,大于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工作可选择性以及离职困难度等。工作镶嵌理论包含3个重要内涵:

  1.连结性:指员工个人与组织其他成员(例如主管)之间正式、非正式的连结和互动,连结性愈强,个人离职倾向愈低。

  2.契合性:指员工个人与“组织文化、工作特性和主管领导风格等”的一致性,契合性愈高,个人与组织的黏着度愈强,员工愈不会离开公司。

  3.损失性:指员工个人离职后可能会牺牲的利益,又可分为“不可携带利益”与“潜在利益”两类,前者包括与好同事的联系、有趣的工作、福利与股票选择权等;后者则包括工作稳定性、薪资稳定性与升迁机会等。当员工因为离职而必须付出更多成本,则留在组织中的可能性愈高。

  优秀员工想离职,试试用这3个问题来留才

  想要降低员工离职,“永不录用”的吓阻方法恐怕无法达到目的。刘邦杀丁公后,陈豨和英布相继起兵造反,杀丁公的效应何在?

  “工作镶嵌”的策略,虽然与降低员工离职没有直接关联,却是有效的留才策略。因此,当员工打算离职,不妨问问他们以下3个问题:

  1.你到另一家公司,会有更好的同事和主管吗?

  2.你到另一家公司,能让你在工作上和情感上更加如鱼得水吗?

  3.你离开公司,不会让你财务、年资或晋升有所损失吗?

  如果员工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就献上最诚挚的祝福,让他走吧!同时警惕自己,公司里说不定还有许多连结和契合度低的员工,随时都有可能离职,趁此机会重新检视、改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毕竟,当员工与组织的镶嵌度愈高,他们离职的倾向愈低,根本不需要动用“永不录用”政策来警告他们别想走;而当员工一心想走,即使祭出“永不录用”政策,也无法吓阻他们不离开。(更多职场资讯,请关注游金地)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上一篇:宝岛眼镜董事长王智民:"组合式销售"赢在哪里? 下一篇:创业者如何正确运用创业资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