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学苑 > 法规政策
中央经济会议给外企的四个信号
2014-12-19 法规政策
分享到:

  重大改革举措的成功率仅有54%,而变革不成功导致的代价将会非常高昂,不仅是经济上的,而且将在混乱中失去机会,浪费资源和打击士气。

  近年来,为了应对商业环境的挑战,公司在寻求组织变革管理的最佳实践中变得更为深思熟虑。然而,思略特(Strategy&)卡岑巴.赫中心2013年全球高级管理人员的一项调查显示,重大改革举措的成功率仅有54%,而变革不成功导致的代价将会非常高昂,不仅是经济上的,而且将在混乱中失去机会,浪费资源和打击士气。

  根据我们在组织变革管理方面的经验,有三个主要的障碍需要克服。第一个障碍毫无疑问是“变革疲劳”,也就是当人们感觉被迫一下子做太多变革时所出现的疲惫感;第二个障碍是,当公司无法确保变革持续而使变革举措陷入混乱时,领导层可能会失去信心;第三个主要障碍是,公司高层往往主导变革设计,基层员工参与度低,很多来自基层的有用信息因此被过滤掉,限制了一线员工对变革的认同感和参与感。

  为应对这三大障碍,实现成功转型,以下十大变革原则可以作为指导:

  一、以文化引领变革。企业变革的领导者往往太专注于变革方案自身设计内容的细节,比如汇报线、决策权和正式流程,却忘记了员工的情感和文化的联系能够激发这些变革;又或者,他们认为文化是“软性”和非正式的,不需要额外的关注就能够维持。相反,优秀的变革管理者不会试图改变文化本身,而是从文化中获得情感能量。

  二、从最高领导者开始。制定一套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变革方案则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高管必须仔细倾听其他同事的意见,并权衡相互冲突的观点。虽然这样做是苛刻的,但这将是高管们首次通力协作并形成一个忠诚的团队,并最终完成一个连贯的公司未来远景规划。

  三、中层及一线员工的早期参与。一线员工往往是最丰富的资源库,他们的全心参与将有助开展复杂的变革,他们的抗拒则成为变革举措实施的持续挑战。规划者拒绝在变革早期让更多层面的员工参与,通常是因为他们相信若由少数人参与规划,举措的推进将更有效率。但是,确保广泛参与一开始也许会花费更长时间,却能够节约后续工作中数不清的麻烦,正所谓“欲速则不达”。

  四、融合理性和情感因素。领导者经常会将业务目标作为重大变革的唯一基础,例如“我们将进入新的市场”或“我们将在未来三年每年增长20%”。这些目标在推进举措的过程中是很好的,但难以在情感上触动员工,从而令他们真正致力于变革。对任何组织而言,促进情感联系很可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五、实践新思维。许多变革举措似乎有这个假设:一旦指令和激励等形式要素到位,人们就会自动转变行为,但事实却并非如此。高层领导须从一开始就公开示范新的行为,因为员工只有亲眼看到公司高层的变化,才会相信变革真正在发生。

  六、全员参与。领导者往往错误地想象,如果他们从一开始就传达关于变革的强烈信息,员工就会明白该怎么做,这实在大错特错。强大而持续的变革需要不断沟通,不仅在部署阶段,而且应贯穿方案实施的始终。使用越多的沟通手段,变革就越有效,这就是为什么惠普拆除围栏是如此的重要:符号能够强化语言的影响力。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上一篇:行业观察:蜂产品市场,孤独的逐梦者 下一篇:企业年会的意义及策划注意事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