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学苑 > 法规政策
贲圣林:新经济,新金融
2015-01-04 法规政策
分享到:

  新经济、新常态已成为当下的热词。下文是根据近日浙江大学管理学院EMBA中心主任贲圣林教授出席“第十五届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上的演讲整理所得。

  最佳管理智囊档案

  姓名:贲圣林

  职位: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EMBA教育中心主任

  简介:贲博士曾担任荷兰银行高级副总裁兼流动资金业务中国区总经理,汇丰董事总经理兼工商金融业务中国区总经理,摩根大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及摩根大通环球企业银行全球领导小组成员等职位。贲博士于2007年起担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委员,2012年起任美国普渡大学管理学院全球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2014年1月起兼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执行所长。

  贲博士先后获得清华大学工程学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学位和美国普渡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研究领域:金融改革与中国银行业战略,金融机构管理,互联网金融,创业金融,跨国经营与中国企业走出去,人民.币国际化。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网址:www.som.zju.edu.cn

  今天主要想和大家分享三点内容:第一,新时代,新经济已经来临。第二,新经济呼唤新金融。第三,未来的金融是互联网+金融的模式。

  新经济时代来临

  大家都知道我们已经从过去36年前(1978年)非常普通的经济体,GDP从3650亿左右人民.币快速增长到去年56万亿的规模。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经济增长速度在下降,从超高速的增长到一个中高速增长水平,这变成了我们的“新常态”。

  1996年“新经济”这个词汇就已被提出,它代表了世界两大发展趋势:信息化和全球化。新经济时代与讲究产业规模化、标准化、模式化、层次化的传统经济时代相比,是更注重差异化、个性化、网络化、速度化,讲究创新、大众创业的时代。所以比较而言在18年前西方成熟经济体进入新经济时代的时候,我们还处于发展的初期,没有看到这个未来。

  过去我们走的是模仿型、追赶型发展途径:在路的前面有明确的方向,在那时看到的未来就是现在的今天。我们的行业相对来说更加传统,海外有成熟的发展模式可引进,我们可以有效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

  但是,处在今天这个风口我们感觉没有目标了,因为需要自己去引领潮流。国外已经没有成熟的产业路径、技术路径可供模仿和学习,而同时,很多新兴产业失败的概率比较高,因此决策需要分散化和市场化。面对未来,我们有一种信息不对称的感觉,因为我们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的。所以,许多投资决策需要市场择优来选择。我们需要了解在新经济时代和传统经济时代,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就是它有一个价值的重新分配、分割的问题。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上一篇:内容型激励理论 下一篇:苹果的供应链:可复制的和不可复制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