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学苑 > 运作管理
改革开放后中国高铁经济稳步增长
2014-12-10 运作管理
分享到:

  中国高铁的大跃进是在宏观调控刺激就经济的背景下实施的。彼时,政治是第一位的,经济规律和效益是第二位的,货币信贷成为政府的行政手段,为刺激经济服务。

  关于高铁,近日有两个奇谈怪论。

  其一,泰国军政府提出建设两条复线铁路线,这意味着此前一度被搁置的中国以高铁换泰国大米的合作即将重启。几年前,中国出口一亿条裤子,换外国一架飞机的说法,严重伤害中国人的自尊,中国屈居世界产业链下游,很丢脸。

  中国人的脸面往往以外国人的说法为检验的标准。这回泰国人给中国人长脸了,于是前铁道部长"刘志军是中国高铁功臣"之说骤起。

  有反驳者说:高铁的发展契机是如何来的?假如没有邓小平主导的30年改革开放,谁在中国搞铁路都不行,更不要说高铁。给刘志军评功,不要忘了改革的大背景。尽管铁路领域没有开放,但中国很多领域开放了,这些开放的领域高速发展,才有对铁路运输的巨大需求,刘志军只是代表铁路垄断势力吃了这块肥肉。

  中国高铁的大跃进是在宏观调控刺激就经济的背景下实施的。彼时,政治是第一位的,经济规律和效益是第二位的,货币信贷成为政府的行政手段,为刺激经济服务。在这个背景下,加之刘志军的努力工作,4万亿大部分进了铁路--正是4万亿,成就了刘志军的高铁英雄。

  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争论之一是:在经济运行中,政府与市场各自应该怎样操作?各自的边界是什么?高铁问题也是这个争论的反应。高铁似乎算作是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就一定要由政府来搞?就应该超越经济发展的需求?比如,1950年代初,一边打朝鲜,一边建地铁,这事不靠谱吧。

  在这种窘况下,铁路还能维持运营,盖因为这是国家项目,是政治,举国之力而撑着。但国家并不能生产财富来补贴高铁,于是通过收税、发债和通胀,把高铁损耗转移给民众,里外里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我等好歹还坐高铁,那些从不坐高铁的人,才冤呢。

  说高铁是垄断下的肥肉,这话也对也不对。政府的钱漫天撒来,刘志军不造白不造,自然不想让外人分享,自然要垄断。但就是放开了,有民营资本敢进来咬一口吗?顶着几万亿的债务,一个马桶还敢造几千块,哪个老板这么败家?--他们是市场中人,投入产出,欠债还钱,这是必须的,是深入骨髓的。而刘志军与民营资本最大的不同是:只花钱,不还钱。

  第二个奇谈怪论是,《人民日报》发文笑话美国的高铁梦成了世界笑话--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伊始就提出雄心勃勃的高铁计划,然而6年来,该计划毫无进展。2009年4月16日,奥巴马首次提出建设横贯美国的高铁干线愿景,要像1950年代艾森豪威尔总统开建州际高速公路工程一样,未来让闪亮的子弹头列车以320千米以上的时速,在美国城市之间疾驰。奥巴马政府规划在全国建设13条高铁线路,这不仅能产生直接的就业和经济效益,而且将为全国新的基础设施扩张计划奠定基础,建立一个新的产业。为此,美国联邦政府拨付了近110亿美元,其中80亿美元来自2009年通过的经济刺激计划。

  这几乎是中国经济刺激计划的翻版,虽然奥巴马没说经济刺激,他也笃定不敢说,不敢当反对党的靶子。

  结果呢,《人民日报》乐了:分裂的政府和政党纷争,使美国高铁计划成为牺牲品。获得联邦高铁拨款最多的州,一个是加利福尼亚州,一个是佛罗里达州。但2010年茶党成员里克o斯科特当选佛罗里达州州长,这位保守的州长立即否决该州坦帕-奥兰多-迈阿密的高铁建设计划,并把24亿美元拨款退回华盛顿。而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洛杉矶项目也争议不断,至今尚未真正动工。紧接着,俄亥俄州和威斯康星州也相继取消了高铁项目,退回了联邦政府划拨的资金。

  看看美国人的说法吧:无法与汽车和飞机竞争,费用太过昂贵,不划算--充满了投入产出的理念,一句话,这钱是要还的,是要算计的。甚至,在美国这样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度,竟然嚷嚷"浪费土地",让中国人羞耻吧。

  中国人不算计,举着稳增长的旗帜,供着高铁,前进。

    此文来源于《企业界》,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如若转载请联系游金地。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上一篇:毕业三年身价千万的土豪回母校招聘 下一篇:非常规货币扩张不能替代改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