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学苑 > 运作管理
香港家族企业的内斗内幕
2013-10-28 运作管理
分享到:

  香港许多家族控股的上市公司,在透明度和接班人计划方面,仍有许多地方有待改进。

  上周一个鲜明的事例让人们认识到了这一点。香港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新鸿基地产(SunHungKaiProperties)宣布,其所有权结构发生重大变动。控股的郭氏家族的长子郭炳湘(WalterKwok),被剔除出了控制公司股权的信托基金的受益人名单。郭氏家族曝出内讧,至今已有两年时间。在这场领导权争夺战中,郭炳湘的两个弟弟——郭炳江(ThomasKwok)和郭炳联(RaymondKwok)——接掌了已故父亲创办的这家地产公司。

  两个弟弟宣称郭炳湘患有躁狂抑郁症(郭炳湘对此予以否认),不适合继续管理公司。郭炳湘在争斗中落败,丢掉了董事长之位。他的母亲(当时未在公司担任任何正式职位)接替了他的职位,他则改任非执行董事。

  这场家族内斗的最新风波,对新鸿基地产的股价几乎毫无影响,却使其他家族企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首先是澳门最大的博彩企业——何鸿燊(StanleyHo)旗下的澳门博彩控股有限公司(SJMHoldings)。

  何鸿燊下月将年满89岁,他去年摔了一大跤,从那之后投资者一直在猜测,一旦他过世,他的四位妻子和17个子女中,谁将接掌他的商业帝国。对于这个话题,该公司一直守口如瓶。

  香港的一位基金经理表示,这种局面“正是家族企业让人担心的地方,有些家族把自身凌驾于董事会之上,他们似乎把公司当作私人的”。

  然而,投资者很难避开家族企业——香港70%以上的上市公司由创始人或其家族成员控制。

  香港首富李嘉诚(LiKa-shing)年已82岁,仍管理着长江实业(CheungKongHoldings)及和记黄埔(HutchisonWhampoa)两家旗舰公司。

  第二富豪李兆基(LeeShau-kee)也已82岁,掌舵恒基兆业地产(HendersonLandDevelopment)34年之久。与中国多数传统的家族一样,这两位商业巨子均属意由长子——分别是李泽钜(VictorLi)和李家杰(PeterLee)——接班。

  “企业由家族控制既有大利,也有大弊。”安本国际基金管理有限公司(AberdeenInternationalFundManagers)中国/香港股票投资主管姚鸿耀(NicholasYeo)表示。

  姚鸿耀指出,最大的好处是,家族企业通常眼光长远,因为他们乐于让公司长期繁荣昌盛。他们在投资决策上往往更为慎重,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在使用家族的财富。

  但透明度有可能成为一个问题。虽然香港许多家族企业都有职业经理人和董事会,但最后拍板的,通常是控股家族。

  过去两年里,尽管存在着内部纷争和管理层变动,但新鸿基地产的业务一直保持平稳。但上周的最新情况让投资者担心,纷争可能尚未结束。

  上文提到的香港基金经理表示:“你永远无法知道,郭炳湘会不会卷土重来,再搞出一些什么名堂。”

  接班人计划方面还存在一个问题:一般认为,当老一辈还在世时,制定接班人计划不太合适。这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特有现象。

  研究家族企业的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区玉辉(KevinAu)表示:“中国人比较忌讳谈论死亡。”

  区玉辉指出,还一个障碍来自家族信托基金。香港许多公司都由创始人设立的信托基金控制,新鸿基地产就是如此。因此,在所有权结构方面几乎没什么灵活性。按区玉辉的话说:“信托是死人控制活人的一种工具。”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上一篇:神州租车: 烧钱25亿能做老大吗? 下一篇:职能错位:组织混乱的根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