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摩根出海 中粮国际浮出水面
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经常会在讲话中卖个包袱轻松一下气氛,即使是在昨日召开海外并购新闻发布会时也不例外。因其在讲话中提到了未来将国际资产打包上市的可能,记者们开始追问这一细节。“摩根好呢还是高盛好呢?”在被问及上市计划时,宁高宁故意做思索状并用英文抛出这句话,引得现场一阵大笑,两大著名投行机构莫名躺枪。
玩笑归玩笑。昨日发布会上中粮宣布,中粮并购尼德拉、来宝农业已通过全球并购审查完成交割。本次收购是中粮联手厚朴投资、世界银行成员机构国际金融公司、淡马锡、渣打私募股权投资等财务投资人共同进行的联合投资。其中,中粮与跨国投资团间的投资比例为60:40,由中粮控股。至此,这两起中国粮油行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海外并购正式收官。而未来将国际资产打包上市的构想确实足够吸引眼球,而有媒体同行过于激动将此理解成“未来三年中粮集团将整体上市”,哎呀,数一数中粮现在有多少家上市公司(香港四家、内地三家),怎么可能呢。
在未来上市的光环下,一个重要的信息反而没有被更多提及。事实上,宁高宁在讲话中几次提到一个词“中粮国际”(反复听录音,确定不是中粮国际化),在谈及上市问题时,也说到未来希望“未来三个公司成为一个新的公司,重新组成全新统一管理的公司”。除了尼德拉、来宝农业,所谓的第三家公司是谁呢,或许就是一家叫中粮国际的公司。而中粮方面证实,目前,“中粮内部确实有一个机构叫中粮国际”,但是,目前中粮网站的子公司名录里并无这家公司。
无须讳言,中粮目前高举国际化大旗出海,必须寻找一个合适的载体。当然,被中粮控股的来宝农业本身就可以承载这样的载体功能,但是,考虑到来宝农业的独立性,中粮也需要一个自己可控的资本运作平台。
关于中粮的第二个看点是,“通过这两宗并购,中粮海外营业收入将超过国内业务,实现产业链全球布局。”这句话没有未来上市那么有噱头,但却意义重大。这意味着中粮未来的增长重心或者说新增长点将来自海外市场。这不仅意味着中粮的国际化走向新阶段,而且意味着中粮可能变为一家真正的跨国公司。也正因为如此,昨天宁高宁引用了丘吉尔的一句颇为费解的话作为结尾:“这不是结束,这甚至不是结束的开始,但这毕竟是开始的结束。”言下之意,开始和结束量变和质变的界限并不明显,但无疑两起并购的完成,是具有转折点意义的。
第三个看点,或许是中粮的战略伙伴们。从收购蒙牛开始,厚朴投资(Hopu Investment)就伴随中粮一起出击。在今年6月对中粮肉食的投资中,厚朴的身影亦在其中。而现在,中粮正团结了越来越多的这样手握重金的伙伴,包括淡马锡、渣打银行都出现在这次的投资合作伙伴名单中。这或许也是中粮走向海外的底气之一,“每个投资者(对项目)都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讨论,给予了中粮很大的信任。”宁高宁表示。
有了这些伙伴的支持,背靠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粮有可能获得更强的国际话语权。但是若言中粮因两起并购就具备了挑战ABCD四大粮商的资本,其实还为时尚早。更为现实的格局演变是,中粮将降低对国际贸易型粮商的依赖,其自身的产业链布局更加均衡和完整,这才是不久即可预见的现实。中国身为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世界主要玉米进口国之一(有预言中国会在2020年前成为第二大玉米进口国),未来的粮食进口压力会逐年增加,如果不想受制于贸易型粮食,就必须有在源头采购的能力。中粮通过两起国际并购,在黑海地区和阿根廷(南美)等四大粮商布局相对薄弱区域可以直接从农民手中采购,这样实际就绕过了四大粮商的掌控。但真正要获得四大粮商般的市场地位,这个道路依旧漫长。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这个方法,帮你轻松戒掉手机瘾
每一次拿起手机,本来只是想查个快递,或者看个天气,但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就会去看别的东西,不知不觉就玩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白白浪费的时间,事情快递又没有查成。怎么样才能停止被手机瓜分我们的时间精力,戒掉「手机瘾」呢?在纽约时报早些时间发布的文章中曾提到,手机中的…...
[详情]
光庭科技苏晓聪:自动驾驶中,产品才是我们的核心
文 | 彭赛琼来自新智驾(AI-Drive)的报道在自动驾驶刚进入人们视野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国内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一切都是未知数,头部企业的经验和数据,外界无从而知。这种状况树立起了一道门槛,有的公司保持观望,有的公司则急流勇进。光庭科技就属于急流勇进的…...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