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学苑 > 运作管理
为什么科技初创公司的估值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2014-12-19 运作管理
分享到:

  每次我都会要求首席执行官告诉我,他的公司在新一轮的风险投资或股权融资中估值多少,但每次都会遭到对方拒绝。我向这些公司的公关代表或者牵头投资者提出这个问题的结果也是一样。偶尔,在投资争夺战中落败的风险投资家会忿忿然地向我透露一些内情,但这种情况极为少见。一般来说,公司估值都被视为重要的商业机密。

  但这是10年前的情况。5年,甚至3年前也是如此。然而,如今的新规则是通过估值来让人们认可获得风投支持的公司并促进其发展,沉默是金的做法已经成为例外。想想所有那些“独角兽”式的公司(估值超过10亿美元)吧,我们都知道它们的存在。

  出现这种变化的部分原因来自媒体,或者说,这是新闻报道增多,以及记者们知道了怎样从美国证监会(SEC)和被誉为“世界公司的首都”的特拉华州的 公司注册系统里里挖消息的副产品。比方说,上周我问婴儿产品制造商Honest Co.的布赖恩?李和杰西卡?阿尔巴,作为联合创始人他们是否向别人透露了自己公司估值近10亿美元的消息。他们说还没有;他们认为,由此引发的对其“价 值”的关注弊大于利。

  不过,大多数公司在这方面都是有意而为之。我花了点儿时间跟一些资深公关人士探讨了这个问题,他们反复提到了以下几点:

  1. 如果公司所在领域竞争激烈,披露高估值会有助于招聘员工和拉来客户。一位公关人士解释说:“人们把高估值视为公司获得认可而且风险较低的证据。也就是说它不会欠薪,并且能拿出产品来。”

  2. 别让CEO泄 密。披露高估值的主要风险在于,如果新一轮融资的规模和上次持平或者下降,就难以预料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所有来自员工或顾客的认可基本上都会转向。因 此,关键在于给CEO一些回旋余地……嗯……好吧,其实就是糊弄大家。或者说,留出余地来表示原先的报道有误,证据就是CEO和公司从来都没有予以证实。 那么,怎样“恰到好处地”透露信息呢?可以通过隐藏在背后的公关公司,并且不说明消息来源。或者,使用更容易理解的词语,如“熟悉情况的消息人士”或者 “接近该公司的消息人士”。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上一篇:人力资源工作者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下一篇:干货:六个话题详解腾讯投资家年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