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问题又回到了原点。三年前,腾讯整出了微信,迟迟不推通话功能,如今通话有了,功能却在另一款产品上。11月12日,微信电话本3.0上线。引得不少人惊呼“运营商要颤抖了”。
有心的用户会发现,这是一款老产品,前身是QQ通讯录。今年4月11日,其2.0版本就已出现。4月28日晚,2.0.1发布。5月26日,2.1.1出现。8月19日,2.2又推出......
但在昨天之前,它还是沿着通讯录的路子走。直到11月12日,质变发生,新增了免费通话功能。
大量用户涌入,结果发现这像是个beta版本,Bug比预想更多。i黑马分别从财经作家、记者圈了解到一些声音:
“打进来通完话挂不掉,打出去别人接不到。”
“打电话声音有回响。”
“有时直接连接失败。”
“有些机型收不到注册码,有时收到注册码,也显示错误。”
有人补刀,可能是运营商提前警觉,对用户注册码进行拦截。但据i黑马从运营商得到的消息来看,这纯属误传。如中国联通集团就表示:1、认证码问题与我们无关;2、会为新兴业务提供良好网络服务。
剩下的就是产品基本功了。比如声音有回响,是没来得及用进一步算法,消除回声、杂音。基本功不实,产品过早曝光,对腾讯来说,完全不是好事。
国内前三名应用商店中,360手机助手已有下载次数37万,应用宝2268万,百度71万。糟糕的体验,可能让不少用户掉头转身,永不录用。
有捷径,走弯路
腾讯的战略很游离,仅从产品逻辑上看,它完全有捷径可走。比如,把免费通话直接塞入微信。
这与微信产品定位相符。总结而来,微信有两大功能,一类围绕社交,如文字、图片、语音;一类围绕支付,如彩票、打车、理财、京东......2011-12年,微信曾依靠第一类功能圈住海量用户。
2013年6月,微信5.0版上线,支付生态逐渐起来:今年1月,腾讯推出理财通,投资滴滴打车。2月入股大众点评、同程,3月入股京东。陆续引入财、打车、本地服务、电商、旅游等功能。
免费通话是对第一类功能的完善。从技术上看,语音与它已经非常接近。手机话筒有一块振片,说话后,音波引起振片共振,电流会根据音波频率变化而变化,从而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唯一的区别,“通话需要一个复杂的编码,消除声音的不连贯性,最大限度地保留原始语音信号。”一位从业者告诉i黑马,但这对腾讯来说,并不是个门槛。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