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艺术教育是义务亦是责任
田艺苗的“正职”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副教授,但她自己也表示作为“文青”,她做了很多正职之外的事情,例如写专栏、上电台、出书、做唱片、开讲座等等,这些事,多多少少都起到了一些普及音乐教育的作用。
起初是被事情推着走
回忆起最初做音乐讲座,田艺苗说那是2006 年左右的事。当时她已经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她的几个学生业余在上海音乐厅“打工”,跟她谈起做讲座的事,于是她欣然前往,并尝试着去讲一些音乐知识。那算是她“穿T 恤听古典音乐”系列讲座的雏形。
对于有着延续了几百年的古典音乐认知的欧美,中国无疑有一个断层。田艺苗每次去听音乐会(或者参加类似的“高雅”文化活动)都颇有感慨,“你可以很明显地看到,那些坐下来听音乐的,一般都是头发花白的老年人士,”她不无惋惜地说,“年轻人都听不懂古典音乐。”
这种现象看得多了,田艺苗渐渐萌生了让更多人接受古典音乐的想法。因为她的专业就是搞音乐的,对音乐文化的理解,自然比一般人更多更深。怎么才能让人们了解、进而喜欢上来自西方的古典音乐呢?田艺苗花了很多时间去思考这类问题。很多年前的欧洲,西方人最流行的其实就是古典音乐。换句话说,古典音乐也曾经是西方的“流行音乐”。而那些流芳百世的音乐人故事,也像我们身边都时常发生的新闻一样精彩。莫扎特的传奇、肖邦和乔治桑的爱情、舒曼克拉拉的婚姻,这一切都是那些时代发生在音乐之外的活生生的存在。中国人因为地理的距离、生活方式和文化的不同,对那些故事不甚了了,对音乐也是隔山隔海,无法理解。但是,“那些曾经的故事会是人们感兴趣的”,田艺苗非常肯定地说,于是她开始把早已烂熟于心的这些传记故事,用文艺的、大家能看懂的语言写出来,“没想到书一上市就得到了极大的欢迎。”田艺苗笑说这是她之前没想到的。
书出来了,自然要签售,田艺苗终于坐在了读者的面前。“有时候在书展上,排队签售的人好多,一眼都望不到头,”她回忆说,“很多人到了现场就来问我,能不能不光是看,也让我来讲讲,这样既生动有趣,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即时得到解答。”出版社觉得这个提议不错,于是约请她来做讲座,没想到场场都坐满人,因为所讲的故事很生活化,又辅助以音乐,人们觉得很容易听懂。
《流影留声》《时间与静默的歌》《温柔的战曲》《靠谱》《古典音乐的巨匠时代》??不知不觉,田艺苗已经出了好多本跟本职工作无关的书了。而《古典音乐的巨匠时代》亦是“穿T 恤听古典音乐”的灵感之源,因为有了这本书,不只出版社,很多其他机构都来邀请她开讲座,于是她普及艺术教育是义务亦是责任那些诞生了几百年的曲子,现在听来仍然是那么动听悦耳,用流行的话说就是能给人一种正能量,因为它们是以美学为基础框架而写就的,符合了人类的审美情趣。
就想到了这个特别上口又很好理解的名字。现在她已经在上海大剧院连续12 个月,每月做一期“穿T 恤听古典音乐”讲座,上海大剧院也把原本不到100 人的讲座地挪到了可以容纳二三百人的中剧院。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这个方法,帮你轻松戒掉手机瘾
每一次拿起手机,本来只是想查个快递,或者看个天气,但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就会去看别的东西,不知不觉就玩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白白浪费的时间,事情快递又没有查成。怎么样才能停止被手机瓜分我们的时间精力,戒掉「手机瘾」呢?在纽约时报早些时间发布的文章中曾提到,手机中的…...
[详情]
光庭科技苏晓聪:自动驾驶中,产品才是我们的核心
文 | 彭赛琼来自新智驾(AI-Drive)的报道在自动驾驶刚进入人们视野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国内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一切都是未知数,头部企业的经验和数据,外界无从而知。这种状况树立起了一道门槛,有的公司保持观望,有的公司则急流勇进。光庭科技就属于急流勇进的…...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