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学苑 > 大数据
海尔和小米,PK的是什么思维?
2015-01-04 大数据
分享到:

  前不久,小米推出了自己的空气净化器,虽然一推出就爆发出“侵权”的指责,甚至格力董明珠也指责小米是“小偷公司”。撇开是否侵权问题不说,我们看到雷军介入到空气净化器市场和小米在智能手机市场的策略是一样的,那就是以超低价格切入市场,从而希望快速占领市场。

  我们再看看海尔也推出了自己的空气魔方产品,同样是主打智能家居市场,也是对用户需求的一种迎合,但海尔并没有像小米一样把产品的价格几乎拉到了地板上。那么二者对于这个市场的解读又有什么不同呢?

  很显然小米模式是延续了其在智能手机市场的成功希望进行复制,雷军也表示小米模式是可以复制的,包括雷军所言的互联网思维。但是难道小米模式就是价格模式?就是低价模式吗?如果这样解读或许也过于偏颇,但小米给用户的第一感觉确实如此。即使推出一款空气净化器,也被指责“侵权”,而且产品的定位被董明珠也指责,“他说我的空气净化器很便宜,我看网上挂的是999,你想这个产品肯定是不赚钱,亏损怎么办,我有办法赚钱,因为你们要不断去换滤芯,换滤芯就是我的利润。”

  我们再看看海尔模式,众所周知,海尔不久前和阿里巴巴合作,其实近两年海尔的转型跨度很大,进军智能家居的决心也很大。从一个小小的空气盒子,到如今的空气魔方,海尔越来越注重家居品味的提升和需求的迎合。空气魔方其实也是迎合了用户对于居家空气质量的一种需求,重要的是对“空气四害”的一种**。就是“脏、干、潮、浊”等空气四害。

  其实这些都不是重点,更主要是思维模式的不同。雷军是联网思维的高手,在这方面目前没有出其右者。如今海尔也在借鉴这种思维。以海尔空气魔方为例,未上市就开始造势、预售(定),正式上市,短短14个小时的时间就销售3万台,平均2秒钟售一台。这种思维的好处是什么?

  笔者观察有几方面的因素:其一空气净化器的受众和手机不同,他们对产品本身很在意,对于产品性能很在意,对于价格并不是最在意,也就是说他们认知品牌和产品的性能,而不是产品是不是足够便宜?或者说这个产品不是一种屌丝情怀。

  其二空气净化器的用户基本都是居家用户,一般都是为孩子包括孕妇配备,因此对产品的品质更在意。传统的有影响力的品牌无疑会获得更多潜在用户的支持。对于屌丝来说,即使再便宜的价格,或许他们也觉得这个玩意没啥用?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上一篇:CMO吴品慧:优衣库如何做到 O2O“1+1>2” 下一篇:对知识工作者的激励命题的思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