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健康管理告别身体透支
健康亮起红灯甚至突然离世的情况,经常发生在企业家和高层管理者身上。不久前,年仅44岁的保时捷中国公共事务总监李屹突发脑出血去世,42岁的华为旗下海思无线晶片开发部部长王劲突发心脏病离世,47岁的小马奔腾创始人及董事长李明的去世……这些变故,无不让人唏嘘、惋惜。一系列事件已敲响了警钟,这些企业的管理者们,虽然已步入中年,却仍然将冲刺更高目标看作是比健康更重要的事情,他们无休止地应酬、熬夜、出差,正极大地透支着自己的身体。
“一方面公司人,特别是压力较大的行业或岗位的中高层要有意识注重自身的健康;另一方面企业更要承担起保障员工健康权的责任。”上海中智关爱通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军认为,随着中国中产阶层的崛起,一些健康生活方式也在被更多推崇,这需要企业有新的人力资源、健康管理手段。
企业文化与健康管理
虽然个人的健康看似私人事务,但是在潘军看来,员工、高管的健康状况与企业推崇的文化相关。过度推行业绩导向、忽视员工健康管理的企业文化,会影响到企业的稳定管理和持续发展。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保障人才的持续身心健康和稳定,不仅能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缓解员工工作压力,降低人才流失率、减少个人及企业的医疗费用支出,也能更好地推动企业的发展,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增强员工企业归属感。”潘军表示。
美国密执安大学健康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第·艾鼎敦博士经过20多年的研究得出一个结论,健康管理对于任何企业及个人都有这样一个秘密:即90%和10%。具体地说就是90%的个人和企业通过健康管理后,医疗费用降到原来的10%;10%的个人和企业未做健康管理,医疗费用比原来上升90%。
一些知名公司已经在员工的健康管理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为了让IT宅男们走出办公室,Google公司不仅为员工提供一日三餐健康饮食,还有各种阳光房、按摩室、瑜伽教室、拥有多种器材的健身房等。物质生活外,Google也表现出对员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关注上,公司经常会举办各种演讲、音乐会、舞会以及其他的交谊活动。百事可乐会向患肥胖相关疾病员工徵收每月50美元罚款,若不想被罚,就要参加公司安排的健康课程;松下公司规定,肥胖者只有在3个月内减肥成功才能升职。
当然,公司对员工的健康管理并非一味增加费用,而是可以找到双赢或者多赢的解决策略。GE大中华区医疗总监吴瑾指出,80%的慢性病是可以预防的,让员工真正锻炼起来在健康管理中是最为有效的。
中产崛起促管理方式变化
除了公司对员工的健康管理,益普索高级研究经理王强强调,重要的是员工本身,特别是高压中的企业家、高管等自身必须有“在积极进取中,学会调整自身、修身养性”的意识。
他发现,随着大陆中产阶层的逐渐崛起,带来的不仅是生活消费升级,还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对文化体验、休闲旅游购物体验、健康食品、健身中心等精神和健康方面的需求升级。
“相比于30年前或者说相比于早些年的生活水准,现在公司人的收入和生活水准有了巨大改善。”王强说,就像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所解释的那样,人们的生活在有了更加稳定的保障后,有能力去追求更加丰富的精神生活,并且在这些方面也不断追求自我实现和社会认同。
一些开始转变生活方式的公司人发现,在运动健康与精神追求中,有时能找到另一种自我挑战和自我实现的快感。知名地产公司万科创始人王石,曾被医生诊断可能下半辈子将在轮椅上度过,但此后4年成功登上11座高峰,他认为,运动是其一种生活方式,也从中体验到自我不满足和创新精神。
另一位几年前参加了EMBA戈壁挑战赛的国企高管表示,这样的经历让人到中年的他又建立起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直到现在,他还有每周末都保持着与朋友或同学相约跑步的习惯。而与他一起参加过戈壁挑战赛的EMBA同学,有的人改变了生活习惯,有的人改变了企业管理中的为人处世和思维方式。
中产阶层的崛起以及其生活方式的变化也对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挑战,上海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孙继伟说:“以前公司只要提供薪资和一般福利即可,现在公司可能不再适合“胡萝卜+大棒”的管理方式,而是要更多采用娱乐化、游戏化的“快乐”管理方式,给员工更多健康关注和精神关怀才能更好地吸引和保留员工;而处事张弛有度,始终让员工处于一种轻松干活、享受工作的环境中的“考拉型老板”,也会更有亲和力和受青睐。”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这个方法,帮你轻松戒掉手机瘾
每一次拿起手机,本来只是想查个快递,或者看个天气,但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就会去看别的东西,不知不觉就玩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白白浪费的时间,事情快递又没有查成。怎么样才能停止被手机瓜分我们的时间精力,戒掉「手机瘾」呢?在纽约时报早些时间发布的文章中曾提到,手机中的…...
[详情]
光庭科技苏晓聪:自动驾驶中,产品才是我们的核心
文 | 彭赛琼来自新智驾(AI-Drive)的报道在自动驾驶刚进入人们视野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国内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一切都是未知数,头部企业的经验和数据,外界无从而知。这种状况树立起了一道门槛,有的公司保持观望,有的公司则急流勇进。光庭科技就属于急流勇进的…...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