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PM看过来!改变命运的时刻到了
上周一个人走在路上,突然有人从背后拍我肩膀:“嘿!姚经理,好久不见啊!”回头一看,是多年前的一位老同事,离职后就再也没有碰面,当下随意寒暄几句,没什么特别,只是很久没被叫“经理”了,让我小有感触。其实,当年我真正的职称是“专案经理”,因为我上面还有个“专案总监”,也就是所谓的大PM,我的职权其实很有限,主要就是一个协调者的角色,连员工请假和一千元以上的零用金我都不能批,所以我那时认为“专案经理”应该不能算经理,跟公司其他部门经理在权责上还是有所区别的,但当时的同事各个都是有礼貌的好青年,大家“经理、经理”叫个不停,我体察他们一片赤诚,也就顺势把这顶高帽给戴上了。
小PM看过来!改变命运的时刻到了
以功能性部门(会计、生产、研发)为主轴的功能性组织或是弱矩阵组织中,虽然也会有专案的存在,甚至也会指派一位专案经理(姑且简称小PM),但真正的资源和决策权,还是掌握在其他功能性主管的手中。专案经理仅被设定为横向沟通和回报的桥梁(其实这也不简单喔!),这也就是很多PM准备PMP时,发现PMBOK里写的东西有80%和自己无关,尤其是预算、采购、人资这类事务。以前补习班常常大喊PMP平均年薪11万美金,他们没告诉你的是,那些高薪的PM多半是专案型或强矩阵组织中的“大PM”,这类PM能调动的资源,恐怕不输给中型公司的CEO。一年拿个11万美金,还好啦!
好吧,冷水就浇到这儿!
看了以上的评论就把“小PM”的地位贬的一文不值,那又太极端了。PM无论在哪一种组织中,都是技术职转进管理职的一个重要过程。先不论你拥有多少权力,但至少你站在一个制高点,看到整个专案的运作。我相信再怎么样位高权重的人,还是会遇到力有未逮的时候,就算是欧巴马,要推动政策也是得搞定国会、媒体、反对党、甚至还有“网友”、“乡民”。我跟你打赌,总统回到家多少也会跟老婆哭诉:“都是那些猪头啦,总是看我不顺眼,这样我要怎么做事?叭啦叭啦…”,就跟每位PM抱怨的是一模一样。我们往好处想,如果连个没啥权力的小小PM你/你都能游刃有余,将来取得更多权力时,一定更能长袖善舞。
怎样才能做到一个称职的“小PM”?想到这个问题,我心中出现一幅“海贼王”的场景(也可以想像“加勒比海盗”):一群人乘着帆船,朝远方航行。船头站着帅气的船长,不过那不是你,那是你伟大的客户或全能的老板(独眼+断臂,挺搭的)!船长身后有高耸的桅杆,顶端有个了望台,有没有看到一个瘦小可怜的家伙拿着望远镜向远处眺望?那就是了,这个“了望员”就是我心目中小PM的形象。
这个了望员的工作基本上只有两项:
1.观察前方状况
2.必要时通报船长及所有船员
有当过海贼的人应该都知道,这差事并没有字面上看起来那么Easy,否则就不会有“泰坦尼克号”的故事了。(谁当过海贼啊?!)
光是“观察前方状况”,就包括很多层面,像是远方的天空有没有乌云(专案外部环境)、地平线上是否出现陆地或灯塔(专案目标)、还有海平面上有没有暗礁或障碍物(专案风险)等。身为一个专业的了望员,“客观性”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跟我一样喜欢看探索UFO的节目,你会知道历史上曾有好几次飞行员空中目击飞碟的记录,这些飞行员对塔台的描述大概是这样的:“呼叫塔台,我目击到11点钟方向,距离2英哩处,有一金属色泽的碟形漂浮物体,直径估计90英尺,快速自转并闪烁红色光点…”,你看,冷静又客观,真正酷!而没受过训练的一般人多半会大呼小叫:“天啊!塔台,前面有飞碟啊~”这样除了造成地面人员的紧张外,并没有提供任何有用的讯息!从空中再回到海上,假设今天你自己就是帅气船长,结果负责了望台的家伙一下说看到美人鱼、一下又说前方出现幽灵船,过一会又说哎呀!耶稣显灵啦!你应该很想把桅杆砍断让他摔下来吧。
“客观”跟“专业”是互为表里的,你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才能展现客观,同样的,没有客观的态度,也很难展现专业。那小PM的专业是什么?要怎么客观?其实,就是面对问题的时候,试着去评估这个事件对专案范畴、时间、成本、人员、品质、合约各面向所造成的影响,然后把这些讯息回报给主事者,让“船长”来裁夺。就像飞行员冷静地目测不明物体的特征一样。依据我个人的观察,“能做到”,甚至知道自己“该做到”这些的PM还真是少数,多数还是习惯于本能反应,客户要求变更,凭感觉就回答YESorNO,而没有花时间分析,并把结果回报给客户让客户取舍。觉得专案人手不足,就找机会跟上级要人,而没有好好厘清整个人力配置,范畴、成本等问题,供老板参考取舍。我并不是说,妥善的分析就会让客户收回变更,让老板要人给人,但要是做不到这些,就不能说自己是个专业的PM。
关于“专业”与“客观”的重要性,我想举台电公司的核能宣导为例。先不论台电在核四兴建上的立场是什么,他们以往的宣传操作,个人认为还挺失败的,原因就是缺乏“客观”与“专业”。他们在电视广告和海报上常提倡核能是干净廉价的能源,核能可以振兴经济发展,核能可以促进环保,这些都是带有强烈“主观”立场的说词,感觉比较是试图洗脑,而不是提供资讯作为公评。这样的宣传很快会让人听而不闻,心想:“反正你台电就是支持核能的,也不用多听你讲什么!”加上日本海啸一来,更将这些立场的基础掏空了。我本身不是反核者,我只是认为,如果台电站在更专业的立场,不要试着帮老百姓做决定,只专注于提出更多“客观”的资讯作为判断依据,这样反而更能影响舆论。这也是我认为小PM这个角色在企业中该有的定位。
此外,所谓客观地传递资讯,并不是把听到看到的原封不动地转出去。我偶而会接到来自客户的电话,内容大概像这样:“请问一下你们公司两年前来装过一套软体,当时的电脑是什么样的配备?”这种不知所云的问题,一听就知道多半是年轻助理替他们的主管打的。当我回问说你们到底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对方也说不清楚,搞了半天,还是得把主管请来跟我通话,原来是公司电脑的作业系统升级到Windows7,他们只想确认之前买的软体能否支援。如果我的员工,对工作的来龙去脉,整个任务的目的,抱持着漠不关心的态度,只想一个口令一个动作地执行,我会非常伤脑筋。
如果你是个小PM,在技术上,你不是团队里主导技术的人,在管理上,你指挥调度的权力也很有限,也就是说,你既不是发号施令的船长,也不是开船的舵手,你就该好好当个了望者的角色。要对整个专案了若指掌,这时候一些专案规划的技巧,模拟软体的使用会对你有些帮助,更关键地,要能好好思考专案金三角彼此牵制的关系来掌握全貌,这些都是像是“望远镜”,能帮助你看的更远。随着专案的进行,试着预见下一步会发生的问题,并且提供客观的资讯给决策者,真能做到这样,“小PM”这个角色将会是你的强力跳板,帮助你离心中的宝藏更近一步。(转自专案管理生活思维)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这个方法,帮你轻松戒掉手机瘾
每一次拿起手机,本来只是想查个快递,或者看个天气,但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就会去看别的东西,不知不觉就玩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白白浪费的时间,事情快递又没有查成。怎么样才能停止被手机瓜分我们的时间精力,戒掉「手机瘾」呢?在纽约时报早些时间发布的文章中曾提到,手机中的…...
[详情]
光庭科技苏晓聪:自动驾驶中,产品才是我们的核心
文 | 彭赛琼来自新智驾(AI-Drive)的报道在自动驾驶刚进入人们视野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国内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一切都是未知数,头部企业的经验和数据,外界无从而知。这种状况树立起了一道门槛,有的公司保持观望,有的公司则急流勇进。光庭科技就属于急流勇进的…...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