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学苑 > 人力资源
如何有效发展员工的胜任力?
2014-10-08 人力资源
分享到:

  如何有效发展员工的胜任力?目前主流的方法仍然是培训。传统的培训与绩效的关联度很低,不知道为什么要上这门课,或者不知道谁应该上谁没必要上,上了也不觉得用得上,用了也不见得能促进绩效,这种现象比较常见。

  如何才能让学习变得更有成效?思考这个问题不得不回归绩效。有效的学习必须能够促进绩效,这意味着在学习之先,必须识别出创造卓越绩效的关键要素(即胜任力)有哪些,有针对性地学;哪些胜任力适合课程培训,哪些胜任力只能在工作中历练,有方法地学;哪些胜任力宜先发展,哪些胜任力只有成长到一定阶段后才适合学,有秩序地学;学习以后,能不能与工作相结合,能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能不能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相互促进相互提升。

  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为了实现"建立世界级信用卡中心"的战略目标,项目团队作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后设计了"雁行千里"的人才培养计划,包括识别销售人才在战略转型中应具备的胜任力,并建立了基于胜任力的培训课程体系;同时,诊断销售团队胜任力现状,结合业绩表现发现销售精英,并摸清每个成员的胜任力水平,依此设计有针对性、有梯度的课程进行培训与训练,从而提升员工胜任力,驱动组织高绩效,促进卡中心战略转型。

  基于这些思考以及在项目中的实践总结,我们研究得出了一个能够有效发展胜任力的模型,称为"胜任力模拟舱"(如下图所示)。胜任力模拟舱通过深入分析组织所处的环境及岗位任务的要求,识别出任职者要创造卓越绩效所必需的胜任力,通过有针对性的课程训练与辅导,以及配套的多元能力发展手段,帮助任职者提升胜任力,实现高绩效。

  为确保胜任力发展的有效性,胜任力模拟舱开设三个中心七个工作区:

  一、评价中心(Assessment Centre)

  评价中心下设素质标准区、素质测评区:评价中心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评价标准(即胜任力模型),另一个是测评。明确岗位胜任力模型,是发展该岗位任职者胜任力的第一步,一旦确定了评价标准,就可以采用评价中心技术、心理测验、360度反馈、结构化面试和行为事件访谈等方式,对任职者进行测评,以了解任职者现状如何,优势是什么,弱势是什么,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在哪里,需要发展哪些胜任力,如同取得一份体检报告一般。

  二、训练中心(Training center)

  训练中心下设课程培训区、模拟演练区:训练中心围绕着如何对员工进行培训与训练展开,主要包括基于胜任力的培训课程体系建立、课程设计与开发、学习方式与演练活动的设计,以及讲师的培养。对于组织来讲,需要形成各个职业领域、各层级员工成长阶段所需要的胜任力培训课程体系,以满足不同员工的学习需要。

  三、发展中心(Development Center)

  发展中心下设知识转化区、行为改变区和绩效促进区:胜任力的发展,有别于知识技能的习得,越到深层次的素质,获取的难度越大,越需要运用多元能力发展手段。发展中心技术的运用,就是通过多元能力发展手段,帮助员工进行胜任力的修炼与实践,使员工在课后与实际工作中能够持续历练,通过知识转化、行为改变和绩效促进三个步骤,不断巩固与强化,真正提升胜任力。

  此文来源于《企业界》,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如若转载请联系游金地。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上一篇:企业家创新的三种思维逻辑 下一篇:领导者成长的条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