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学苑 > 见解
苹果或要窃取HTC边框挤压交互操作?其实苹果才是世间高手
2018-06-12 见解
分享到:

本文由腾讯数码独家发布

去年HTC U11上市发布时,手机装备了让人称奇的功能,取名叫Edge Sense;谷歌为自己的Pixel 2也复制了这个功能,取名叫Active Edge。无论名字是什么,操作都只有一个,通过挤压屏幕边框来触发交互功能,但是这个功能在Pixel上除了激活谷歌助手和手机静音之外,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可是似乎这个功能还存在很大的潜力,至少苹果想要发掘一下试试,看看能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现在情况就是这样,苹果想要在Pixel 2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这个功能进行开发,但是苹果并不愚蠢,没有打算完全像谷歌那样直接复制。

苹果向美国专利局申请了一项专利,编号为20180164166,名称为挤压检测移动电子设备(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queeze Detection),这直接就展示了苹果下一步的开发内容。

这项专利是美国专利商标局在本周四公布的,可以追溯的是,和苹果2013年和2016年的专利之间有承接关系,2013年和2016年的两项专利都是和力感兼容边框有关。所以,可以直接洗清苹果窃取他人创意的嫌疑。

苹果的新技术首先很可能和谷歌激活语音助手类似,激活Siri,但是和谷歌相比似乎更然人期待。因为都知道苹果为新iPhone配备了一个真正的全面屏,但是还不够,苹果正在为iPhone没有任何的物理按键的存在而下足功夫,所以挤压激活替代物理按键更让苹果公司满意。

苹果公司的其他一些专利和这个技术有呼应,像正在为显示屏包围边缘开发做努力。同时这个技术的开发为苹果正在研发的可折叠智能手机发挥作用,未来的全面屏手机想要没有物理按键,改善整体设计,这个技术似乎是必不可少的。

公布的信息显示,苹果试图在手机的边缘装置上103个传感器,和3D Touch有点类似,可以检测到用户施加在手机边缘的力度。不同位置的传感器,会根据力度的方位触发激活不同的功能。

电子设备装置就需要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单元了,用来接收和处理传感器传来的力度数据,确保完成用户的指令。在特定的情况下,处理单圈还可以分析数据,分析施加力的力度、施加力的位置以及数量,做出正确的回应。还有另一种情况,处理单元可以判断力度的移动运动轨迹,对比几个力度的不同位置。

从此看来,苹果将会比Pixel做的更好。未来我们或许可以拥有一个装备环绕式显示屏或者可折叠屏幕的iPhone。它的边缘配置了不同的传感器,但是最初阶段,为了保护这些传感器,苹果会不会重新采用金属或者塑料外壳呢。

可变形的机体是很需要的,这部分材料或许会分成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力感感应处理器部分以外的第一层材料,一个是力感感应处理器部分的第二层材料。可靠的推测是,第一层材料会比第二层材料要小,第一层材料会选择刚性材料,比如金属或者硬性的塑料;第二层材料则采用比第一层材料更加柔软的物质,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敏感度。

还有一种想法认为,第二种材料比第一种要更加坚硬,力感感应处理器部分加强的话,可以防止后期的应力疲劳。后面一种可能性也很有意义,至少后期用户不用担心操控失灵问题。

苹果将这些部署到机身侧面的话,或许就拥有了新的“缺口”了,但是这个却和以往的不一样。

在现实操作中,力感感应处理器会有很多个,但是目前这些大多都隐藏在一个或者多个变形的小缺口中。但是在苹果开发的计划中,这些处理器会在可变形的外壳的内部表面。

专利中没有提到的无按钮设计,其实还有一个显著的作用,提高设备的防水能力。

但是这样的技术在现实中被应用,再到发布不知道需要等到什么时候,无论是iPhone还是其他设备先运用上,我们都拭目以待吧。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上一篇:美国贸易部门认为苹果侵犯高通专利:或致iPhone被禁 下一篇:大数据填报志愿存营销陷阱 教育部已展开规范整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