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要放眼全球
“美国经济的未来取决于全球市场”,现在听起来好像有点陈词滥调的味道,但是,当1981年韦尔奇刚刚成为通用电气的掌舵人时,这句话绝对是真理。事实上,从全球角度来看,韦尔奇上任之前的10年对于美国来说是一段残酷而又沮丧的岁月……
1973年,阿拉伯国家的石油禁运引发了美国第一次能源危机,造成石油和能源的限量配给。消费者在设法购买小型、节油的交通工具应付危机时发现,日本汽车行业(不是本国的)已经做好了满足其需求的准备。这次禁运及其深远影响迫使美国人如梦初醒,他们终于认识到:美国人在二战以后再也不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了;他们也会受到国外经济、政治力量的制约和要挟。
1975年,军队从越南铩羽而归,对美国来说,这一事件如同在其伤口上撒盐。
1979年,美国又一次在海外蒙羞。激进的伊朗新政权逮捕并扣押了美国驻德黑兰使馆人员。
70年代晚期,在能源价格、存款利率、税收及各种条条框框的制约下,美国经济遭受双重破坏:通货膨胀失控,失业率居高不下。同时,美国的经济竞争对手日本和德国增长势头迅猛。人们不禁会想:日德两国是否会在全球竞争新时期到来之际将美国远远抛在身后。
70年代动荡不安,国际事件和国际经济对美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美国来说,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事实上,国际贸易在美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美国就是由那些谋求开采原材料并将其运送回国的欧洲国家探知和建立的。19世纪上半叶,关税的地区性差异加剧(也有历史学家说是“取代”)了美国南北双方在奴隶制度上的分歧,从而导致了内战的爆发。内战结束后,随着工业实力和国际影响的增强,美国开始实施自己的商业政策,谋求海外市场、矿产、原材料以及殖民地。
1929年股市崩溃时,国会的应对之策(许多人认为)促使严重的经济萎缩变为大萧条——国会于1930年通过《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规定了美国历史上最高的关税和最严格的贸易限制。二战结束后,美国活跃在国际舞台上,承担起全球责任;美国不仅在重建其敌国和盟国的经济方面,而且在确立国际商业法律协议《关贸总协定》方面担当起领导者的角色。在新罕布什尔州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汇率体系相继建立。
然而,美国在帮助重建了二战盟国以及敌国之后,又一次沾沾自喜起来。我们对本国经济课以重税,并且严加管制。我们的公司在受到保护的国内市场中因官僚作风而臃肿不堪。当新兴的工业国家集中精力进行经济现代化建设,并在世界范围内为其产品开拓市场时,我们却在一心一意打冷战,并为此付出高昂代价。
我们将外国公司引进本国市场,同时却又允许该国对我们关闭市场。我们在利用已对我们开放的市场时,常常显得笨手笨脚。如同日本汽车业的侵入所示,美国的公司和工人经常从竞争对手那里得到沉痛的教训,这些教训最终还是有利于我们。
进入80年代后,杰克·韦尔奇和其他商业领袖对美国的国际潜力及其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认识不尽相同,但是他们深知,战后世界新形势(加上旅游交通业的发展,以及美国工业、知识产权、技术和服务业的强盛)为美国公司提供了许多全球性商机。
通用电气树立全球形象
今非昔比。20世纪最后的30年间,美国的国际贸易飙升。2000年,美国出口总额达到1.068万亿美元,是1990年的3倍,超过30年前美国经济的总额。如今,麦当劳、安利等美国老字号公司的收入和新拓业务主要源于国外。
美国公司在国外投资了1.13万亿美元,其中在欧盟的投资额为5810亿美元,亚洲1860亿美元,加拿大1100亿美元。我们的公司还为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比如说,在中国香港特区,10%的员工受雇于美国公司。
美国公司正在将目光投向国外,不再仅是为了寻找市场和制造地,还为了寻找服务和产品开发。既然声音和数据能够通过互联网、高速光纤以及卫星通信系统轻松传输,我们为什么不加以利用呢?印度的计算机程序员,菲律宾的客户服务代表,以及爱尔兰的信用卡管理员,如今都效力于美国公司及其客户。
世界上96%的消费者生活在美国之外。这一简单而又不争的事实解释了通用电气为何如此信奉全球化,韦尔奇称其为“我们的积极行动”。
2001年4月,韦尔奇对参加年度会议的股东们说:“全球化开始于为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搜寻新市场的过程。这种搜寻的范围很快扩大,包括了发现制成品、零部件以及原材料的最低价格和最佳产地。‘积极行动’的领域现在变得更加广泛,但重点在人才方面,即在全世界吸引知识资本。因为我们知道,云集了各路精英人才的团队才会战无不胜。”
这段话表明,韦尔奇所信奉的全球化理念,远不止于成功地将商品销售到海外。营销固然重要,但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事实上,通用电气在全球化方面有相当不俗的表现。80年代初,只有20%的公司收入来自海外;韦尔奇任期届满之际,这一比例已上升到40%;预计到2010年以前,还将达到50%。21世纪伊始,通用电气在10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全球雇员达到313,000人。
韦尔奇放眼全球,提出了公司的全球发展战略。通用电气抓住了全球后勤技术革命的机会,这一革命使得航运、运输、库存管理、数据传输、金融交易以及货品集装、销售、交付的速度和效率显著提高。像通用电气这样的公司拥有利用这些技术进步的规模与智慧,能够通过从全球各地获取材料和零件,高效地生产低成本产品。有了这种全球战略,韦尔奇和通用电气公司得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速度和质量(消费者使用的某一产品可能是由来自十几个国家的零部件组装而成的)。
在全球搜罗人才
韦尔奇坚持把搜罗人才、挖掘思想的行动扩展到美国本土之外,因为人才和思想与美国经济的未来息息相关(几乎关系到所有领域的未来领导者)。韦尔奇说过:“通用电气公司开拓全球市场,不仅为了销售和开发,也为了寻找智力资本-世界上顶尖的人才和最伟大的思想。”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这个方法,帮你轻松戒掉手机瘾
每一次拿起手机,本来只是想查个快递,或者看个天气,但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就会去看别的东西,不知不觉就玩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白白浪费的时间,事情快递又没有查成。怎么样才能停止被手机瓜分我们的时间精力,戒掉「手机瘾」呢?在纽约时报早些时间发布的文章中曾提到,手机中的…...
[详情]
光庭科技苏晓聪:自动驾驶中,产品才是我们的核心
文 | 彭赛琼来自新智驾(AI-Drive)的报道在自动驾驶刚进入人们视野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国内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一切都是未知数,头部企业的经验和数据,外界无从而知。这种状况树立起了一道门槛,有的公司保持观望,有的公司则急流勇进。光庭科技就属于急流勇进的…...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