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学苑 > 高峰论坛
艾美特:品质决定出路(上)
2015-08-19 高峰论坛
分享到:

     艾美特,1973年在台湾以代工起家,1991年在深圳建厂,1992年开工,几乎百分之百做出口。1993年开始尝试做内销,从5%内销比例一路走来,到2008年,艾美特的内销市埸占48%,成为艾美特的半壁江山。


艾美特


 找好经销商共抗“三角债”

  企业的品牌与通路之间存在着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即通路支持品牌,而品牌又将反作用于通路。处理好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将出现双赢的局面,而倘若两者之间出现矛盾,则会形成恶性循环。

  艾美特1997年正式成立大陆市场部门,第一批经销商在深圳西丽开始起步。那时候,蔡正富跟经销商们承诺“从现在开始,我们让你们先赚钱,我们10年不赚钱,我们把通路的成本拿回来,利润都给你们。”在利润的刺激下,经销商都很拼。因为他们之前就有一定的销售经验,所以,在一年以后,他们都有实实在在赚到钱,这样,经销商们也看到了希望,开始投入更多资本。

  “我们1993年开始做内销,那时候三角债严重,确实很难收到钱。”蔡正富神情有些凝重地说,“但是,后来我们知道,只要坚持做下去,就不怕收不到钱。”其实,经销商只要做好,就有钱赚;而零售终端,只要货卖走,他也有钱赚,但是零售终端会拖钱。艾美特当时就采取压钱的策略。比如,这个月零售终端卖了10万块,隔月艾美特会再给10万块货给他,前面10万就返回来。蔡正富说:“三角债严重的时候,零售终端不马上把钱给你。可是,当他发现可以压货,卖出去的钱就可以先给你。这样,循环下来,资金的压力也会相对减少,流动率也会增加。我通常会拉经销商跟我一起压资金,经销商是本地人,原来就在公营企业,他更懂得处理公共关系。”而经销商也很乐意去做这些,“因为他已经有基础了,前面已经把他养大。”蔡正富说。

  艾美特的经销商都是一年一签,在前一年12月底就要签第二年的合约,经销商通常要先压一笔钱,叫经销商群确认金。经销商前一年卖得很好的老机种,也要先买断一部分。经销商压的钱,艾美特会当做经销商的额度来派货。在这种模式下,艾美特携手经销商走过了那一段最艰难的“三角债”时期。

  通路拓展开后,经销商跟制造商之间的互动就更加积极起来,正是这种积极的互动,造就了艾美特与他的经销商们风雨共十年的双赢局面。

转型需要有效的商业模式

  品牌不仅仅是产品的名称,更多意义是决定和体现企业发展能否成功。时任艾美特总经理的杨浴复在采访时向我们介绍说,当时台商过来大陆,只是把台湾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过来,依然是做外销,但从台湾的经验看,只做代工是不可能成长为一个成功企业的。所以,当时的艾美特最先要做的是建构一个商业模式。

  怎样才是一个成功品牌的商业模式?杨浴复说:“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是不会随着时间的走过再次面临同样的问题,然后再次被淘汰的。”大陆是一个世界工厂,在为世界代工过程中,农村劳力大量走向工厂,当他们走入工厂后,农村整个收入都会增加,这样,农村也会开始都市化,最后,以13亿人口来讲,也会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就想,要创建一个商业模式,在大陆一定要建立自己的品牌,才能脱离台商代工的宿命。”

  经过思考,艾美特选择“内外销同步走”的商业模式——用做外销的品质做内销,用做外销赚的钱发展内销市场。

  当时艾美特在欧洲、美国都占有一定的市埸,但是,艾美特决定从全世界最难做的市场——日本、韩国市场做起,因为困难的事情,别人往往不容易去复制。把日本市埸做成功了,利润回收就比较高,这样,就有足够的利润支持内销市埸发展。当时艾美特的一个政策就是:“发展中国品牌,以及全力发展日本市场,做全世界最高档的市场。”这样,有了欧美、日韩、大陆三个支点,艾美特一路走来都很顺畅。

 品质决定出路

  艾美特的目标是成为专业小家电企业的领头羊。蔡正富说,艾美特奉行“老二哲学”。不会为了抢市场份额而血拼价格,公司的产能也满足不了这种折腾。

  “以数量来讲,大陆本土品牌“美的”是第一的。“美的”是把一些厂集合起来,共同打一个品牌。他更多的是做中低端的市场,量很大,再加上他各类大小家电通吃,所以,在电扇这个行业里,在量上“美的”第一,艾美特第二。但是,艾美特的价格绝对是最贵的,品质一定是最好的。”蔡正富认真的说道。

  品牌的核心就是能为消费者提供领先的高品质产品,而在很大程度上,品质决定品牌,有什么样的品质,就有什么样的品牌。品牌能走多远,取决于优良品质的一贯性,品质稍有差错,辛辛苦苦已建立起来的良好印象就会逐步消弭。

  艾美特一直强调“品质是公司的生命”,所以,对于品质的要求,艾美特也一直严格把关。蔡正富表示,艾美特基本上都是用产品力在说话,有人买,口口相传。

  制造商和消费者是一对相互依存的共生体,没有消费者的认可和使用,制造商和他的产品就没有存在的意义,而产品的品质正是联系二者的生命线。产品的质量一旦出现问题,二者之间的生命线即被切断,消费者心里有了伤疤,制造商也没有了生存的依据。

  蔡正富认为,品质的关键还在于产品创新、差异化和品牌价值。艾美特新设计的电扇,基本上每年在二、三月份开始上柜,第一批客户都是同业,甚至包括“美的”。一般第一批都是被一些家电厂拿去,因为从艾美特的新产品中可以看到这个行业的趋势。“在市占率方面,我们电扇基本上是第二,我们量做第二,但是,我们把质做第一。”蔡正富说。

  杨浴复也跟我们说道:“那个时候,也有一些台商电器厂家在大陆投资,他们当时都把淘汰的模具拿过来销售,他们把大陆市埸看成是一个比较低级的市埸,我们认定这种做法是不会成功的。因为大陆有最大的市场,面对最大的市埸时,人的动作一定是最积极的,当你拿一个过气的东西来低看大陆市埸时,那一定是不被欢迎的或做不成的。我们认为大陆市埸会关注一些比较精致的东西。所以,从做大陆市场一开始,我们就根据亚洲人的习性,从日本开发的一些产品中,先挑一部分转入大陆市埸。这是一个过渡期,之后随着每年的成长,我们一直注力研发更适合大陆市场的产品,一步一步建立起自己的品牌。”

  蔡正富说:“我们出来的产品就是要卖最贵的,因为品牌自主性比较高,假如刚刚开始就杀价,做到最后,你的量有可能做大,但是不会赚钱,这个品牌也没有价值。所以,艾美特一开始就把产品定位很高,外销要做日、韩高收益的市埸。我们认为,这样的商业模式,即使到最后,工资上涨了,经营环境恶劣了,也一定是最后被淘汰的。只要这个产业存在,艾美特就有信心永远不会消失。”

  艾美特一直以来强调品质,强调创新,在2008年,国家工商总局正式认定其为“中国驰名商标”。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上一篇:“?技能焦虑症”:总怕自己技能跟不上时代 下一篇:艾美特:品质决定出路(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