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金将成为世界主流投资基金
非常明显,中国大量涌向硅谷的资金抬高了美国投资的竞争热度。上两周,我和几个投资人在 Palo Alto 喝咖啡,一位天使投资人朋友聊到:
“这个趋势非常明显,大概是从去年(2014 年) 7、8 月开始有明显变化。以前的话,有钱就可以投美国人项目,现在钱多,大家抢项目抢得太厉害,如果都长着一张中国人的脸,有钱这套已经行不通,还需要有中国故事。这个中国故事是你都有什么中国资源?你认识马化腾、李彦宏、马云或者雷军、周鸿祎吗?”
世界已经不一样。过去两年尤其是去年一整年,中国资金大量冲向美国,如果以资金规模计,当然还是中后期多,但如果以数量计,中国资金这一轮进来主要属“圈地运动”,天使轮是做圈地的事,我这位硅谷 Local 天使朋友的感受,可以说非常准确描述了中国热钱大规模冲向硅谷早期投资的大潮。
中国资金到底有多大侵略性?我们来看看以数据显示的全局情况。据 CB Insights 研究机构发布报告,中国投向美国初创公司资金已达到历史最高点。
已经发生什么事
从阿里巴巴到人人网,再到腾讯,中国投资美国高科技公司速度在 2013 年就已创下纪录,下面是 CB Insights 做的一张表格:
可以看出:2007 年,中国投向美国资金总额是 2.25 亿美金;2008 年达到 3.07 亿美金;2009 年-2010 年,因为受金融危机影响,投资活跃度下降;
但情况从 2011 年开始回温,投资总额达到 2.89 亿美金;接下来 2012 年是一个突破点,投资额度达到过去 2 倍多,为 6.57 亿美金;2013 年则继续加速,达到 8.55 亿美金,为 2011 年的三倍不到。
再来看看 2014 年情况。
CB Insights 没有给出具体数据,但如下图,这是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家在 2014 年投向美国的资金情况,仅两家相加,已经达到 8.31 亿美金,接近 2013 年中国企业投向美国资金总和。
如果加上去年底百度战略投资 Uber 的不低于 6 亿美金,仅 BAT 三家,2014 年投向美国资金就已经达到 14 亿美金规模,接近 2013 年中国企业投向美国资金总和的两倍,这还只是 BAT 三家数据。
将来还会发生什么事
那么将来还会发生什么事?Goodwater Capital 创始合伙人 Eric Kim 最近做了一个分析,他把全球 27 家消费类互联网公司(现金流都超过 10 亿美金,且都有高度创新和活跃并购历史)掌握的现金流情况列出来,结果让他大吃一惊。
第一,以下 27 家公司共手握现金 2680 亿美金;第二,超过一半即 14 家公司总部在亚洲,掌握现金达 930 亿美金,其余 13 家美国公司共手握现金 1750 亿美金,前者占后者的 1/3;第三,如果加上苹果、微软和正在消费者初创企业投资方面非常活跃的三星,这三家另持有现金 3370 亿美金。
也就是说,上述 27 家公司加上苹果、微软和三星,将近有 6050 亿美金现金正四处寻找机会,这些现金,自然将在 2015 年和 2016 年的投融资和并购市场大有作为。
重点来了:但这 13 家美国公司掌握的 1750 亿美金现金里,有 67% 是由其海外子公司产生,如果加上苹果和微软,这个比例要上升到 72%。也就是说,有将近 3000 亿美金现金,不能被这些美国公司很容易部署到美国创业公司的投资和并购中。
Eric 为此做出结论:美国公司的下一个融资或并购 Offer,很可能来自亚洲。
因为亚洲互联网公司可以在美国做战略交易的投资金额为 1730 亿美金,而美国公司只有 1220 亿美金。当然,就像亚洲公司正积极解决和突破自己海外投资限制,美国一些公司也已利用新方式去获取他们的外汇现金。
现在,我们接着 Eric 表格再来换算一下:这 14 家亚洲公司中,中国占到 10 家,约占亚洲总现金盘子的 71.45%,这十家中国公司分别是: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携程、奇虎、优酷、金山、唯品会和搜狐。
也就是说:美国公司的下一个融资或并购 Offer,很可能来自中国。从大趋势看,中国资金很快将成为世界主流资金。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这个方法,帮你轻松戒掉手机瘾
每一次拿起手机,本来只是想查个快递,或者看个天气,但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就会去看别的东西,不知不觉就玩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白白浪费的时间,事情快递又没有查成。怎么样才能停止被手机瓜分我们的时间精力,戒掉「手机瘾」呢?在纽约时报早些时间发布的文章中曾提到,手机中的…...
[详情]
光庭科技苏晓聪:自动驾驶中,产品才是我们的核心
文 | 彭赛琼来自新智驾(AI-Drive)的报道在自动驾驶刚进入人们视野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国内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一切都是未知数,头部企业的经验和数据,外界无从而知。这种状况树立起了一道门槛,有的公司保持观望,有的公司则急流勇进。光庭科技就属于急流勇进的…...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