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黑莓想复兴 恐怕不可能
日前黑莓发布了2014年第三财季财报,数据显示第三财季黑莓营收为12亿美元,同比下滑56%,亏损高达1.48亿美元,收入较上个季度下滑 13.43%,业绩惨淡。黑莓在全球市场份额甚至已经跌倒仅为1%。但从另一面看,在黑莓CEO程守宗带领下,黑莓展开了系列复兴措施与计划,比如对黑莓 进行了重组,厘清了各部门职权与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聚焦安全领域的投入,实行战略收缩。黑莓还与富士康达成5年的合作协议,并计划面向印尼及其他新 兴市场的生产廉价智能手机,打破了外界关于黑莓放弃硬件业务的传言。另外黑莓还收购了虚拟SIM卡厂商Movirtu和加密公司Secusmart。
程守宗被外界称之为黑莓的“救火专家”,他的部分措施目前来看也收到了一定成效。比如,与2013年同期黑莓净亏损达44亿美元相比,今年这个数字下滑至 亏损仅1.48亿美元。而黑莓第二季智能机出货量较上一季度增长15%。程守宗也显得志得意满,不久前表示,黑莓复兴的可能性是99%。但在如今强手如 林,竞争惨烈的市场环境下,不断下滑的黑莓真的能在程守宗的带领下迎来复兴吗?
黑莓新品没有亮点与竞争力 全键盘已成为复兴的包袱
我们知道,黑莓在今年9月推出了Passport手机,随后又推出了Classic,Passport手机在产品设计和系统表现上有一定的突破,比如新增 类Siri的语音助手Blackberry Assistant,使用的是Nuance语音识别技术。但尽管如此,Passport手机也承载不了黑莓复兴的希望。Passport手机使用的是黑莓 10.3操作系统,虽然Passport手机已经拥有速度更快的浏览器、更大的显示屏以及更长的电池寿命,这些与Android阵营手机以及苹果相比,都 没有太大亮点与竞争力。
黑莓Passport手机和Classic都带有全键盘,但是这种设计策略只能挽留部分键盘粉,但是却无法吸纳更多的新生的智能机用户群。可以看到,黑莓的保守在于,它对于拉新无动力也无信心,而寄希望用键盘来稳固原有死忠粉,这种顽固与守旧与当年的诺基亚相当类似。
当年苹果推出iPhone,它的产品逻辑是从用户的娱乐需求出发,通信是让位于娱乐主流需求之外的一个功能属性。这从产品逻辑上对诺基亚造成了颠覆,而诺 基亚尽管当时已处于衰退的轨迹,用户对于娱乐化应用需求强劲,但诺基亚仍然固执的坚守从通信功能为主流的思路来定义手机。当触屏手机已成为主流的今天,而 黑莓今天尽管市场份额已下滑到1%,但仍然固守全键盘。这其实与公司本身的基因相关,在市场大潮面前,它们无法舍弃掉赖以成功的基础业务与固有思路逻辑。 要知道黑莓的复兴,完善系统、丰富应用数量、优化应用本身质量,并在触屏手机在与对手在主流市场一较高下是难免的。在潮流面前,全键盘显然已经无法构筑黑莓的核心优势,反而已成为黑莓复兴的包袱。
软件不是潜在营收市场 而是把黑莓拖入泥潭的短板
黑莓2014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当季12亿美元的营收中,约40%来自硬件,53%来自服务,7%来自软件和其他业务。在程守宗看来,未来的软件市场将是黑莓的潜力市场。
但我们知道,黑莓的App World的下载量与Android应用商店与苹果应用商店差距太大,不具备可比性。黑莓10首发时应用程序不到8万,与苹果、安卓均已超过百万应用程序 相比,连零头都不到。要知道,应用数量与质量是智能机具备可玩性与娱乐性的基石,而在黑莓手机上,包括Instagram,Snapchat、谷歌系列西 方主流应用都存在缺失,当一款手机连基本应用都缺失的时候,用户逃离就会成为必然。
在这一点上,黑莓在软件生态上布局与销量惨淡的亚马逊的Fire Phone存在类似,而亚马逊应用商店的应用数也是不及苹果App Store或Android应用商店的APP数的五分之一,即软件生态布局欠缺也吸引不了足够多的应用开发商支持。而最基础性需求的应用软件尚未到位就谈 盈利显然不现实。
可以看出,黑莓软件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石尚未稳,从系统到应用的体验不佳,这已经成为黑莓公司展开生态布局的短板。在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应用软 件生态建设的短板会让用户不断流失,开发者不断逃离,进而可导致销量与财务困境持续无法扭转,拖入亏损的恶性循环,黑莓未来要依赖一个短板业务盈利,恐怕 只是过于美好的想象。
黑莓死忠用户粉具有高度脆弱性
另外,很多人认为黑莓经典的全键盘触摸屏有很多死忠用户。但死忠用户粉真的是可靠的吗?
在笔者看来,黑莓在去年做了一个错误的决策。即黑莓向苹果iOS和谷歌Android平台开放了自己的核心应用之一BBM。诞生于2005年的BBM是世 界上第一款移动社交软件,彼时微信与whatsapps还没出现,在当时期,BBM以及BIS、BES等邮件推送服务培育了大量黑莓的死忠粉丝,也确保了 黑莓自身系统的强粘性与手机硬件的溢价。但黑莓将这款应用开放给Android与iOS之后,也剥离了自身的核心优势。
当iOS和安卓系统也可以完美的实现黑莓的一些独有的应用与服务时,黑莓的粉丝就开始大量转移到iOS与Android,由于BBM在iOS与 Android平台与其他移动社交软件缺乏核心亮点与优势,想凭借开放BBM创造营收也变得极不现实,因此,这一决策相当于将自身的用户送给苹果与谷歌, 进一步加速了自身硬件的销量下滑。
其实这个道理很容易明白,苹果通过软硬件一体化闭系统来确保苹果的操作系统、软件与应用商店成为独一性的存在,也确保了用户粘性,假如在Android手 机中也能下载APP Store体验iOS应用,那么必然会削弱苹果的软件层面的独一性优势。因此,我们看到,一旦将黑莓的核心应用开放出去,用户便会逃离,黑莓的所谓死忠用 户粉具有高度的脆弱性。
黑莓企业级市场的安全核心优势正在被苹果逐步侵蚀
另外,我们看企业级市场,业界也知道,黑莓有一批个人和欧美的中高端市场的企业发烧友与“死忠”用户、集团用户。黑莓CEO程守宗表示,黑莓未来的战略,将通过投资、并购和合作的方式向医疗、金融、法律等企业服务拓展业务触角,同时对自身最为擅长的安全领域加大投入。
但聚焦安全领域也无力挽回黑莓的颓势。企业级市场这部分的死忠用户可能更多依然是黑莓一厢情愿的想象。我们知道,黑莓一直把自身局限在相对小众的安全手机 领域。程宗守去年出任黑莓CEO以来,进一步实行战略收缩,将自身的用户群聚焦于政府和企业客户,向他们提供软件和安全服务,比如Passport和 Classic也都是主打企业用户。到目前为止,安全可能已经是黑莓唯一的核心优势,因此,黑莓在面向未来的战略,将会死死的攥住这张牌,但如果安全优势 不再,黑莓将在各领域将全面丧失优势。
目前来看,这个核心优势也确实正在逐步丧失。虽然黑莓安全稳定的邮箱服务在小众的世界政企高端客户群中是老大,但是由于黑莓在智能机市场的占有率越来越小,安全这张牌也越来越丧失了受众基础,即便是奥巴马出来撑场面也无济于事。
有消息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级用户终止与黑莓的业务合作,转向iOS平台。德意志银行分析师卡尔·科尔斯蒂德(Karl Keirstead)称:“企业将倾向于用苹果的iOS8操作系统替换原有的黑莓产品,而不是改用黑莓新推的企业管理工具BES12或者仅仅升级一下功 能。”也有分析师认为,iOS8的安全性将超越黑莓使iPhone和iPad,更受企业用户欢迎。
另外有数据表明,企业移动服务提供商MobileIron的客户扩张了十倍。显而易见,黑莓目前在智能机市场份额仅为1%,一家处于不断下滑与市场弱势的 手机企业本身就无法给用户或企业带来足够的安全感,而用户考量的因素会包括这些方面:黑莓会不会被收购?黑莓未来的管理层工程师人员频繁变动,会不会导致 新设备与新技术研发乏力?在应用生态系统和MDM平台性能会否被更为强势的iOS赶超?由于企业的弱势,会不会在一些国家被迫开放自己的安全数据与信息?
另外,MobileIron通过一份黑莓系统迁移白皮书中也提到一点,在iPhone上的数据使用量相对于黑莓来说也是大幅增加,这对于企业的数据信息采集更有帮助。显然,这也是企业级用户逐渐转移iOS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忠诚用户也会从市场潮流与自身利益需求出发,而很少会基于对一个品牌的忠诚出发,诺基亚的死忠用户粉远多于黑莓,但依然败于市场规律与潮流。我们也可以看出,苹果对于安全的重视不亚于黑莓,加之苹果具备强大的全球影响力与用户基础以及研发实力,苹果不断接盘黑莓的企业用户群也将会是在预料之中。
中国不会是黑莓的救命稻草
之前联想收购黑莓的传闻虽然告一段落,但程守宗与中国监管部门和科技企业开始进行接触却是事实,程守宗也数次在公开场合明确表示中国市场是不可忽视的,也将在合适时机在中国开展业务,但中国市场会是黑莓的救命稻草吗?显然不是。
黑莓最辉煌的时候,也仅仅固守欧美高端市场,漠视移动互联网突飞猛进的亚太市场。在中国,摩托罗拉、HTC、诺基亚和三星在中国市场都曾有过辉煌,也有广 泛的用户基础与品牌基础,但黑莓却不是。黑莓最风光的时候,在中国市场也是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2012年,黑莓的收入是184.23亿美元,亚太市场仅 占26.7亿美元。“黑莓”也几乎没有进入过中国主流市场,当然这也和黑莓曾忽视中国市场相关,也与黑莓的“办公手机”定位与中国国情、用户口味几乎是逆 向而行相关。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这个方法,帮你轻松戒掉手机瘾
每一次拿起手机,本来只是想查个快递,或者看个天气,但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就会去看别的东西,不知不觉就玩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白白浪费的时间,事情快递又没有查成。怎么样才能停止被手机瓜分我们的时间精力,戒掉「手机瘾」呢?在纽约时报早些时间发布的文章中曾提到,手机中的…...
[详情]
光庭科技苏晓聪:自动驾驶中,产品才是我们的核心
文 | 彭赛琼来自新智驾(AI-Drive)的报道在自动驾驶刚进入人们视野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国内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一切都是未知数,头部企业的经验和数据,外界无从而知。这种状况树立起了一道门槛,有的公司保持观望,有的公司则急流勇进。光庭科技就属于急流勇进的…...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