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抢购背后的虚假营销
两年前,雷军用“乔布斯”的标准形象登台,以抢购式的“饥饿营销”带领小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销售神话:来自小米的官方数据称,仅是小米2就在今年上半年就超过了700万部,这甚至超过了苹果和三星在中国的销量。而成立不到三年的小米公司,其市场估值已超过100亿美元。
两年后,小米3和小米电视的抢购却让雷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一边仍是小米屡试不爽、米粉无可奈何的“饥饿营销”,一边是淘宝黄牛大量现货销售的无解矛盾,甚至有技术派网友诘问小米抢购营销作假。
如果说,两年前,是“饥饿营销”让小米一炮而红,那么在未来,“饥饿营销”又将在一片骂声中让小米走向何处?小米是否又该继续坚持这一招数?
小米抢购为虚假?
10月15日中午12点,首批10万台小米手机3和3000台小米电视正式在小米官网上开卖。
和往常的抢购一样:10万台小米3和3000台小米电视均在120秒内售罄——小米官微、雷军以及其他小米员工均发表微博,难掩再创销售神话的骄傲。
不过,这次小米遇到了“大麻烦”,并让它迅速卷入质疑漩涡。
在抢购结束17分钟后,一位自称为网页前段开发工程师的网友“TNITF”发布微博称,抢购页面上的“抢购”按钮根本没有经过POST请求,而是直接生成了“售罄”页面,换句话说,只要你点了抢购,结果一定是“售罄”。
“所谓的按钮只不过是把抢购热情高涨的提示框显示出来罢了”。“TNITF”说:“抢购根本就是虚假。”
上述微博立即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些网友用其他技术手段去表明小米抢购存在种种问题,而更多网友则指责小米的“虚假抢购”,称小米如此做法是拿米粉当脑残。
在沉默了数天之后,10月18日,小米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裁黎万强在微博上表态,对未能抢购到小米的网友表达“抱歉”,同时表示将在近期邀请媒体和用户代表见证小米销售的火爆性和真实性。
“这是一个误解。”10月19日,黄枪在连线小米公关总监刘飞时,刘飞如此表示:“小米如此大的一家公司,不存在虚假抢购。”
电话中的刘飞声音有些嘶哑,伴随着阵阵咳嗽。“每次抢购都有上百万人,服务器压力特别大,由于抢购人数众多,为了减轻服务器压力,保持购买过程顺畅,小米会对抢购流量进行分流,但完全不存在欺诈作弊”。
“如果没有分流,服务器就扛不住了。”刘飞称。此前,许多用户也对小米服务器如何承受几十秒内数百万网友涌入、上十万订单的压力相当好奇。
与刘飞的说法不同,认证为“小米运营经理”的钟雨飞在评论该事件时表示:“在楼道里,遇到负责前端页面工程师的同事,他表示很受伤,一个小失误,引来如此大的关注。”
至于是什么失误,刘飞及钟雨飞都未详细说明。而“TNITF”及其他网友此后则发现,在10月18日的红米以及小米盒子的抢购中,抢购规则和此前变得不一样,刷不出“购买按钮”。
“从技术上来说,从几张截图很难证明小米抢购为虚假。再说了,小米作为一个市值上百亿美元的公司,如此乱搞没任何好处。”最近几年一直给运营商和政府相关部门做手机应用的前端网页工程师魏伟对记者如此表示。
实际上魏伟对小米并不感冒,他称小米为“没有核心技术、乱改Android的山寨机”,但在抢购活动上,他以“客观”的态度猜测是“小米为了减轻服务器压力,排队机制进行了优化。”
“以前是点某个按钮,往服务器发包,然后排队,得到抢购结果。这样可以自动抢购。优化后,是网页型的机器人和网站的反机器人之间的斗争,比如加了验证码,改成flash,判断来源等。”魏伟说,网站反机器人机制也可叫反秒杀外挂,一般是为了防止抢购软件或秒杀外挂。“从这个角度来说,小米很可能是在反抢购软件中出现了技术失误。”
“做网页机器人,必须知道网站返回的各种可能页面,即抢购成功和失败页面,TNITF可能只看到失败页面,就下了结论。”魏伟称,相比“抢购虚假”,更值得质疑的是小米“饥饿营销”模式。
成也饥饿,败也饥饿
小米的回应并未能平息公众愤怒,就连官方媒体《新华社》和《人民日报》也加入了抨击小米行列,《人民日报》官微甚至称小米的“饥饿营销”是将用户当猴耍。
“饥饿营销”,正是小米两年来创造无数销售神话的关键因素,也是众多网友质疑甚至谩骂小米的根本原因所在。
“因为小米的‘饥饿营销’,很多用户一次次排队一次次没有结果,从希望等待变成了愤怒谩骂。”一位互联网观察对黄枪称,这种商业模式短期让小米快速成长,几年下来就变成了“娱乐大众”,用户也就心生厌倦和反感,这也是反小米、“米黑”群体越来越庞大的原因。
“从性价比来说小米很好,问题是你抢得到么?抢不到还说个屁呀!”在记者常去的某个大型论坛,一旦有人资讯小米,帖子下大多就是上面的无奈回复。
连线中,小米公关总监刘飞对记者表示,“饥饿营销”是个“伪命题”,“手机这个行业,更新是比较快的。新鲜产品出来,所有的商家都肯定想着尽快卖出去,不存在故意压货说法。”
但在今年3月,小米手机创始人CEO雷军在采访时承认小米手机采用饥饿营销手段,并且表示小米手机之所以进行饥饿营销有着很多客观的因素。当时,雷军表示小米手机饥饿营销的销售策略将会在今年出现改善。
“饥饿营销”,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调低产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也达到维护品牌形象、提高产品附加值的目的。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综合来看,是针对消费者急于抢先购买的心理,商家有意调低供应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吸引眼球,增加人气。
雷军好友、酷六(2.42,-0.01,-0.41%)创始人李善友在最新的“向雷军和小米学习”中就称:“小米在商业模式上,尤其是在营销模式上‘饥饿营销’‘毁三观’的做法,才造就了它的成功。”目前,在小米的影响下,国内许多企业纷纷采取了这种销售模式。
梳理小米两年多来的营销,记者发现了这样一条简单规律:产品发布→消费等待→销售抢购→全线缺货→销售抢购→全线缺货。
一般而言,小米最初几轮抢购都只有10万台,然后逐渐加到15万台、20万台、30万台。想要像其他手机一样做到开放购买,小米手机往往需要等待数月甚至10个月之久——而这时,也往往是小米下一代新品发布之际。比如小米2S以及红米,目前仍需要抢购,只有发布一年多的小米2A可以随意购买。
相比官网一次性放出10万部销量,作为小米合作方,联通营业厅、移动网上商城和易迅网所能控制的货源更是有限——每次只能不定时放出几十部或是百来部。
“成也饥饿,败也饥饿。”在看到《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加入抨击小米后,一位互联网观察人士对记者称,现在的小米早已不是雷军口中的“极致、专注小米”,用户也早已不是小米初创时的“发烧一族”。
在这位观察人士看来,小米手机的“成功秘诀”在于:饥饿营销+网络水军。根据黄枪两年多来的观看,从创始人雷军、黎万强等高管,到小米普通一线员工,小米从未停止过炒作:在小米产品尚未上市时,通过配置、价格、功能进行一系列炒作,而发布后选择一轮轮限量发售、每轮开放购买的模式,又让小米手机总能在100多秒内销售一空。而小米公司和雷军则不断道歉和炒作,加上F码、购买权的贩卖,这些加在一起,才让小米两年多来炙手可热。
难以自圆其说的“产能不足”
谈及限量抢购原因,小米公司长久以来的说法只有一个:产能不足。
产能不足是厂商遇到的常见问题。比如魅族,在发布MX3后,就多次在京东以及官网关闭了预定。而每一代iPhone,在上市之初也会遇见产能不足难题。不过,上述厂商通常在产品上市两到三个月后就可以正常供货。
只有小米,似乎永远处于“产能不足之中”。
“今天所抢购手机都是小米在3-4个月前下的订单,因为手机行业需要提前在供应链上游下单。小米产能在不断地提升,但小米不可能去预测未来4个月的销售量,所以也就无法在3-4个月前下很大量的订单,小米正在通过产能的提升来满足更多用户的购买需求。”10月22日,小米副总裁黎万强在媒体沟通会上的解释并无多少新意。
实际上,两年前的小米用这个借口还可以理解,但两年后的小米是一个价值100亿美元、年销量超千万,拥有无数粉丝的大公司,还只敢在上游供应链处下一个10万的订单?
“在2012年销售过千万台后还有这种说法,要么是小米和雷军对自身太不自信,要么是对产品质量不自信。”一位观察人士对记者称,他宁愿相信是小米故意压货。
对此,资深互联网观察人士信海光同样质疑:从9月5日小米3手机发布,到10月15日开始销售,这期间足足有四十天时间,40天可以生产多少手机呢?富士康开足马力生产iPhone5s,日产量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这个方法,帮你轻松戒掉手机瘾
每一次拿起手机,本来只是想查个快递,或者看个天气,但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就会去看别的东西,不知不觉就玩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白白浪费的时间,事情快递又没有查成。怎么样才能停止被手机瓜分我们的时间精力,戒掉「手机瘾」呢?在纽约时报早些时间发布的文章中曾提到,手机中的…...
[详情]
光庭科技苏晓聪:自动驾驶中,产品才是我们的核心
文 | 彭赛琼来自新智驾(AI-Drive)的报道在自动驾驶刚进入人们视野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国内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一切都是未知数,头部企业的经验和数据,外界无从而知。这种状况树立起了一道门槛,有的公司保持观望,有的公司则急流勇进。光庭科技就属于急流勇进的…...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