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创业已不同于十年前
今天再看美国那边最流行的、最受投资人关注的模式,不能说百分之百,90%都是无法移植到中国的。美国那边很多新的创业模式是基于当地的文化、人文,甚至是社会制度,这些东西移植到中国来,基础的土壤是不存在的。
关于创新,我就觉得今天的创业者跟十年前相比,有幸运的地方,也有不幸的地方。不幸的地方是什么呢?仔细想一想在过去十年里面,尤其是在最初的几年,我们的创业者,至少是互联网这个领域的创业者,手里有两根拐棍。
一根是模式的拐棍。在1999年的时候,放眼望去,看美国什么模式火,把它移植到中国来。走着走着就要形成自己的独特的竞争优势,但很多模式的出发点,就是简单把那边的模式拿过来,把它移植到中国市场。这是基本的起点。有人走得快一点,有人走得慢一点,有人走得顺一点,有人走得不顺一点。总而言之,到2000年的时候,甚至到2005年的时候,仍然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创业模式。回头一看,第一你可以找到什么东西是最受市场关注的;第二,你能够看到什么东西是最受投资人关注的。以这个为基础,你可以思考自己到底要做什么。
第二根拐棍是资本市场。从最早的搜狐、当当,一直到现在上市的这些公司,只要把这个模式拿过来了,经过几轮的风险投资。当然中间市场也有波折,市场好的时候,市场不好的时候,估值高一点、低一点,但往往最后可以通过美国的纳斯达克,甚至有的也去了纽交所,可以在自己还没有真正把这个模式彻底走通的时候、没有获得有规模利润的情况下完成上市。这是过去十年呈现给中国创业者的机会。
接下来就是不幸的。不幸的是这两根拐棍,现在看来暂时都指望不上了。今天再看美国那边最流行的、最受投资人关注的模式,不能说百分之百,90%都是无法移植到中国的。因为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无论是美国和中国,都是解决最基本的需求。雅虎解决了信息的需求,ebuy解决个人到个人的需求,亚马逊解决了零售的需求。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美国那边很多新的创业模式是基于当地的文化、人文,甚至是社会制度。这些东西移植到中国来,基础的土壤是不存在的。所以也就意味着从今天开始,我们的创业者再做回看这个动作的时候发现效率已经大幅度下降,看到了不一定可以用上。
再看第二根拐棍,如果京东跟国美打下去的话,也要抢在阿里之前完成上市。还不用说美国的财政悬崖、明年的经济走势怎么样。即便是美国的经济趋于稳定,中概股在美国市场重新受到追捧,我认为这会是相对比较漫长的时间。不排除会有个别的公司,尤其是规模足够大、市值在1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能够让自己站在门口,只要门开一条缝,自己就钻出去,伸出一脚把位置抢占了,所谓能够强行上市。无论市值怎么样、估值有多低。总体来讲,这扇门对中国企业来说基本是半关的状态,甚至可以说是虚掩的状态,仅仅是没有关死而已。
那么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从退出的角度来讲,你不得不考虑其他的退出方式,无论是通过兼并收购,还是通过香港市场或者A股市场。这两个市场对于公司的利润又有硬性的要求。意味着这两根拐棍对创业者来讲,目前起码是暂时的都不存在了。这个时候怎么办?你只有靠自己的那双脚,自己把路走出来。好在这条路是有坚实的支撑的,这是基于中国的消费市场、消费升级、互联网人口、智能手机的用户等。这些给我们提供了这条路下面的坚实的土壤。这是一个大的风向变化。
此文来源于《企业界》,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如若转载请联系游金地。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这个方法,帮你轻松戒掉手机瘾
每一次拿起手机,本来只是想查个快递,或者看个天气,但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就会去看别的东西,不知不觉就玩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白白浪费的时间,事情快递又没有查成。怎么样才能停止被手机瓜分我们的时间精力,戒掉「手机瘾」呢?在纽约时报早些时间发布的文章中曾提到,手机中的…...
[详情]
光庭科技苏晓聪:自动驾驶中,产品才是我们的核心
文 | 彭赛琼来自新智驾(AI-Drive)的报道在自动驾驶刚进入人们视野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国内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一切都是未知数,头部企业的经验和数据,外界无从而知。这种状况树立起了一道门槛,有的公司保持观望,有的公司则急流勇进。光庭科技就属于急流勇进的…...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