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创始人雷军:我创业过程中最大的难题就是找人
“小米模式”未来也是赢家
提问:金山公司上市后,你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而且已经40岁了,为何想去创业呢
雷军:2007年底,金山软件上市2个月后,我卸任金山CEO,但是心中还有一个梦想的心结没有解开。我原来做的是软件产业,而且也比较成功,将金山公司 带领到香港上市。但是,我错过了中国互联网发展初期最黄金的阶段,而我所奋斗的软件产业,成为了被互联网最先吃掉的行业之一。离开金山后,我一直在反思互 联网到底是什么,为何软件产业会遭受如此重大的冲击?
2007年以后我做天使投资人,投资过30多家公司,包括如拉卡拉、凡客诚品、UCweb、YY多玩、乐淘等。在这些行业频繁的接触后,我终于悟出了互联网为何能够一次次吞噬着旧有的商业世界,这也是小米的互联网思维:专注、极致、口碑和快。
提问:创业为何选择智能手机领域呢?
雷军:创业小米,就是圆我的梦想的一个方式。仔细研究以后,我决定从当时红火而用户满意度却不是很高的智能手机市场创业,这也是一个最大的风口市场,用互联网思维做国内最好的安卓智能机。
小米的创业合伙人,是8个老男人,平均年龄超过40岁。不过,这个组合的特征又十分明显:大家分别来自Google、摩托罗拉、微软、金山等重量级公司, 并将小米视为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次创业。小米联合创始人周光平到小米第一天就说,如果小米手机做不成,他这辈子再也不会做手机了。
提问: 最初创业的想法是如何来的?
雷军:我在上大学的时候读到一本书:《硅谷之火》。这是专栏作家迈克尔·斯韦因写的关于硅谷创业的著述。“你要是有梦想不妨一试,那样你也许真能办成一家 世界级公司。”我在第一次翻阅《硅谷之火》一书后,就为硅谷翻涌的技术革新与创业浪潮震撼,并在心中播下了做知识英雄的火种,那时候我是18岁,刚刚上大 一。
提问:小米为何能在智能手机市场异军突起
雷军:多年以后总结,我梳理出了小米公司的三个特质:一是用极客精神做极致的产品,二是用互联网思维干掉行业的中间环节,干掉一切不合理的暴利,三是努力 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用来自中国的优质科技产品。未来不能说小米都会赢,但是小米模式的公司一定会赢。它就像工业革命之后,工业时代的公司对抗传统农业时代 的公司,不管你能抵抗多久,你都会输的。
创业学习马云收获最大
提问: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什么?其他行业是否也能用互联网思维做事情?
雷军:互联网是全新的方法论,也是一套成体系的打法,用互联网思维可做任何一个产品或行业,都有可能产生核爆的效应。互联网方法论的核心是口碑,有了超出 用户预期的产品和服务,用户自然会口耳相传。为了做到“超预期”,小米是一家很“变态”的公司,比如为了代码好一些,产品质量好一些,每个员工不惜加班加 点,直到把产品做好,用户满意,自己心里才踏实一些。
提问:创业失败过吗?你是如何看待创业失败的?
雷军:大学第一次创业就失败了。我在武汉上大学的时候与3个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公司,做仿制汉卡,结果不久连技术也被人盗用,团队吃饭都成了问题。最麻烦的 是4个人股份一样,遇到问题到底听谁的呢?我最后提出散伙。这么些年做天使投资,看到的都是失败,创业90%的公司都会死,它的主旋律就是关门。创业公司 能养活自己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这说明你已经成为了10%的企业。
提问:40岁再创业之前,有没有借鉴过国内成功创业者的经验?比如柳传志、任正非等差不多40岁创业的企业家?
雷军:学习马云创业史收获最大。我曾经非常认真地学习、研究了那些大佬的创业历史,比如马化腾、李彦宏、马云。琢磨他们的创业历程收获很大,尤其是马云的 创业史。今年1月,我专门去杭州和马云聊了3小时,主要目的是感谢。我学习阿里巴巴的历史时学到了三点,当然马云自己未必认同。
这是我在做小米之前总结的三点:第一点,创业背景一定是巨大的市场需求,否则想把公司做成是不可能的。第二点,要找一群超级靠谱的人。第三点,相对同行, 要有一笔永远花不完的钱。为什么?有时候钱就是人的胆。当你有了足够的钱时,对于你所看到的东西,你能有勇气去做。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这个方法,帮你轻松戒掉手机瘾
每一次拿起手机,本来只是想查个快递,或者看个天气,但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就会去看别的东西,不知不觉就玩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白白浪费的时间,事情快递又没有查成。怎么样才能停止被手机瓜分我们的时间精力,戒掉「手机瘾」呢?在纽约时报早些时间发布的文章中曾提到,手机中的…...
[详情]
光庭科技苏晓聪:自动驾驶中,产品才是我们的核心
文 | 彭赛琼来自新智驾(AI-Drive)的报道在自动驾驶刚进入人们视野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国内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一切都是未知数,头部企业的经验和数据,外界无从而知。这种状况树立起了一道门槛,有的公司保持观望,有的公司则急流勇进。光庭科技就属于急流勇进的…...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