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学苑 > 大数据
《企业界》:新时期更好地发挥,企业工会作用的建议
2015-04-29 大数据
分享到:

   工会组织是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企业所有制形式、职工的内部结构、就业方式、分配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也给企业工会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如何创造性地做好新时期的企业工会工作,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迎接挑战,是我们当前应该深入研究和思考的一个课题。


  一、工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作为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始终把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为第一要务,以企业欢迎、职工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工会的基本职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保护、发挥好广大职工投身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构建和谐企业、促进企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企业和职工之间的"润滑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方式等各种问题、矛盾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工会干部经常性地深入企业职工当中,能够准确了解和把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引导职工转变思想观念,顾全大局,正确对待个人利益和企业发展的关系,牢牢树立"企业靠员工发展,员工靠企业生存"的理念,把员工与企业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企业员工能够真正关心爱护企业的发展、前途和命运。同时,积极向企业领导反映职工群众的正确意愿,及时发现职工当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切实做好疏通引导、解惑释疑工作,将不稳定因素扼制在萌芽状态中。通过多做统一思想、鼓舞人心,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平心静气地协商解决职工反映的问题,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与员工个人价值最大化的统一。


  (二)培养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工会的地位,决定了它一方面要尊重和维护企业行政领导的中心地位和管理权威,并依法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另一方面,代表、组织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以及参与企业决策,从而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包括:参与企业改革方案、重大规章制度、经营发展目标的制定;参与涉及工会及职工权益的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参与讨论涉及员工利益的重大问题,等等。使广大职工通过主动融入、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从而把企业管理目标和各项改革措施迅速转变为职工的自觉行为,调动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广大职工真正成为企业经济活动的主体,推动企业更好地发展。如厂务公开、民主评议、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行,确保了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民主管理权和监督权,保证了员工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力。


  (三)代表和维护职工权益的主心骨。工会的基本职责就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法》、《劳动法》中都明确规定,企业工会是企业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一方的代表,它的最直接的责任就是以劳动者代表的身份,保护劳动者的权利,维护劳动者的利益。能够在企业职工的权利和利益受到损害时,豪不犹豫地站在职工的立场和角度,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争取职工的合法权益,切实成为企业员工"有话好说、有事好找、有难好帮、有苦好诉"的娘家。比如,在企业发展遇到困难需要减薪或者裁员时,积极主动向企业职工做好解释工作,广泛征求职工群众对裁员、减薪的意见和建议,与企业一起协商减薪裁员方案,督促企业按规定向职工支付经济补偿金,协助企业为被裁减人员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和档案、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等等。通过工会"两头协调",全力化解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矛盾,使员工的利益得到保证,企业平稳渡过难关。


  (四)企业提质增效的教育阵地。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严峻复杂,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主要取决于职工的素质。只有最大限度地开发职工的潜能,才能使人力资本增值。工会把职工素质培训纳入到企业的整体发展规划,每年都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开展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建设,通过开展建功立业劳动竞赛、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大大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活力。如针对不同工种、不同层面的职工群众特点,不断创新学习活动载体,构建职工学习平台;深入开展合理化建议、劳动竞赛、技术比武等活动,把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到努力发展生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上来,为促进企业效益最大化发挥聪明才智,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目前企业工会存在的主要问题


  实践证明,工会在促进企业发展、提高职工素质、维护职工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加之部分企业对设立工会的意义、对工会作用的发挥认识不同,致使企业工会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对工会的定位存在认识偏差。工会组织的设置对企业良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一方面,有些企业认为工会与企业发展关系不大,把工会组织看成是单纯搞劳动竞赛、文体活动、捐款发动和福利发放的,认为工会的站位是和企业对立的,认为工会管多了就是给企业添乱,因而没有工会经费单列项目。有些企业即使成立了工会,但工会干部几乎全部是兼职,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和思考工会工作,工会组织形同虚设,仅仅成了一块应付差事的"牌子",更不用说发挥维护职工利益的基本职责。另一方面,因为工会对行政主管和企业领导的高度依赖,导致工会在代表、维护职工利益方面力度偏弱,职工希望工会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保护他们的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权利,可实际上,工会并不能为职工做主,甚至不能成为职工群众的代言人,与企业职工成了对立的关系,失去了职工的信赖。


  (二)《工会法》的执行力度依然偏弱。政府部门对企业遵守《工会法》的情况,对企业建立集体合同与平等协商制度的落实情况,既没有检查督促,又没有制约措施。而工会作为群众性组织,没有执法资格,对不遵守不执行相关法规的企业也无法进行监督约束。如,法律规定企业是必须要建立工会的,但是如果企业没有建立工会,却没有任何惩罚措施。也就是说对于企业建立工会的问题,是处于一种有法可依,却无责可罚的状态。对于企业没有依法签订集体劳动合同等问题,企业工会组织可以走司法程序,但这仅仅是在理论上可行,因为连工会主席都是企业的职工,他不可能也不愿意为此与企业对簿公堂。致使一些企业不愿以平等身份与工会开展平等协商,集体合同签订、工资分配方案等等都是由企业经营管理层决定,而工会组织也只能按照企业领导的意图和指示开展工作。


  (三)工会组织的地位不高。工会主席及工会干部既是企业员工,同时又是职工的代言人,这种双重的身份决定了他们在处理维护职工权益方面的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看看领导的脸色,对自己的"饭碗"有没有影响,然后才会考虑到职工,这也就决定了他们在处理问题上那种"患得患失"以及不能全面维护职工权益的心理,处理结果也会有失公允或是大打折扣。有的企业,工作主席不算领导,地位低下,所谓人微言轻,在缺少制度保障的前提下,也没有多少实质的话语权。结果也只能是要么不替员工发言,要么不敢或无法替员工发言。这种角色不清、腰杆不硬的现状决定了工会在集体协商中的尴尬位置,影响了工会作用的发挥。(四)工会干部的维权能力和水平有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工会要切实履行维权职能并以此赢得广大职工的信赖,迫切需要大批懂专业知识、有谈判能力而且敢于说话、善于办事的专业干部,必须对《工会法》、《劳动法》的每一条款都能够灵活掌握、熟悉运用。比如,在日常维权中,针对职工反映的问题,近切需要一些能够理清思路、弄清哪些符合政策、,哪些不符合要求的懂专业的工会干部,这样与行政领导交涉起来方法才会得当,维护起来才会有理有据,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然而目前,工会不乏满腔热情、勤勤恳恳为职工办事的干部,但是真正懂业务的工会干部少之又少,面对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往往"力不从心",只给别人留下了"工会只能办事务、搞活动,不能担当大任"的印象。


  三、在新时期更好发挥工会作用的建议


  在新的历史时期,工会要在经济结构日益多样化的格局中发挥作用,必须学会与时俱进,全心全意抓住维护职工利益这个根本,全面履行工会的各项职能,用创新的思维开展工作,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活力,推动企业更快更好地持续发展。


  (一)理清关系,强化企业工会组织的建设。企业工会是广大干部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人和维护者,其在企业中处于桥梁纽带的重要位置,其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决定了加大企业工会的建设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要健全基层工会体系,保证重点工作落到实处。按照《工会法》第十条之规定,在企业25人以上的车间、队、站要建立基层工作委员会;在公司要建立工会委员会,形成自下而上多级别、多层次的企业工会组织。在选举工会委员会的同时,要选举产生经费审查委员会和女职工委员会。并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劳动监督、劳动保护、劳动争议委员会等工作机构,实现工会组织横到边、竖到底的网络架构体系。


  2、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与党建工作协调发展。一方面,企业工会要遵循组织独立、活动独立和财务独立的原则,按照会员职工的要求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另一方面,要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