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学苑 > 大数据
新形势下邮政快递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4-09-01 大数据
分享到:

  近三十年来,中国快递业得到了突破式发展,从邮政一家独大到各种民营快递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中国快递业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我们姑且称之为“快餐式寄递时代”。

  “快餐式寄递时代”,顾名思义,现在的快递行业发展与快餐业发展有异曲同工之妙。当前快递业实现了由人到营业厅办理业务向专门服务人员到门服务的转变过程,虽然只是一点,也能从中看出整个快递新时代的到来,那就是以服务质量为竞争导向的时代。

  透过我国快递行业分布图,不难看出,我国的快递业务主要分布着中东部,尤以东部沿海格外集中,形成了以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四大区域性快运速递圈。这四大板块又通过极化、溢出、扩散等发展方式逐渐形成了以基本交通干线为脉络的点—轴—面纵横交错的网络系统。

  这种快递网络系统的形成,不仅为本土快递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土壤,也为跨国快递公司介入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国家邮政局对快递行业的调查结果显示,从2006年开始快递业产值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我国快递市场目前已经形成了国有、民营、外资快递企业多元并存、充分竞争的格局。外资快递以联邦快递、UPS等国际大型快递企业为代表,国有快递企业以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为代表,民营企业则以顺丰、“四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汇通、韵达)为代表。到2011年全国速递业务量已达36.5亿件,实现收入750亿元,市场规模已进入世界前三。

  虽然我国快递行业发展突飞猛进,不管是在业务量还是营业收入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中国快递企业与国际快递巨头相比还存在着明显差距。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中邮速递营业收入为258.85亿元人民币,相比而言,美国联合包裹、联邦快递、TNT公司2011年的营收分别高达531亿美元、413亿美元和94亿美元。这些数据的背后,充分暴露出中国快递行业的隐忧。

  为了能够更加清晰的理解这些隐忧,让我们先回顾一下中国快递行业发展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邮政特快专递开创中国快递先河。我国邮政先后于1980年、1984年开办了国际、国内特快专递业务,开中国大陆快递业之先河。

  第二阶段,国外快递公司迅速介入中国市场。进入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大快递公司,比如DHL、UPS、FedEx、TNT等国际快递公司陆续与中国企业成立合作合资公司或建立代理关系,仅六大合资快递公司已占有中国大陆60%的国际快递服务市场份额。

  第三阶段,国内其他快递公司迅速崛起。在我国快递市场巨大潜力的驱使下,国内相继成立的不同模式的快递公司,主要代表有大通快递(EAS)、民航快递(CAE)和中铁快运(CRE)。

  中国快递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粗放式的发展成长,尤其是民营快递在起步阶段依靠加盟制实现了网点快速布局和规模扩张。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这种粗放式管理并没得到很好地抑制和改善,而是愈演愈烈。这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越来越大的阻力。同时缺乏合理的市场监管系统,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业规范,导致快递企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投诉率居高不下。从而,管理模式的滞后引发了企业信誉危机,同时也伴随着效益下滑等一系列的危机。

  对于整个快递行业来说,报价管理已成为引发竞争的主导因素,这其中存在着很多弊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赔付保价管理机制不合理。目前我国快递行业出现丢失现象最多只能按照保价的五倍赔付。如果是贵重物品丢失,只能由消费者自我承担大部分损失。二是整个市场定价机制缺乏建立统一标准。各个快递公司为提高市场占有率纷纷打出价格牌,机会成本越来越被消费者看重。三是国内市场缺乏向国外学习的勇气。为了自身的利益,很少有国内快递企业借鉴国外先进的保价制度。比如日本在快递规定指出,快递物品受到损失时运送公司需要在运货单据上记载的责任限度额的范围内进行赔偿,比如邮局的快递的赔偿范围是30万日元,相当于24000人民币这是不需要保价和另外付费的,如果另外再支付30元人民币赔偿金额可以增加到50万日元。这些条例的实施,使得报价管理不再成为竞争的关键因素。

  如果将快递行业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开始(消费引导阶段)、上升(品质竞争阶段、品种竞争阶段)、鼎盛(品牌竞争阶段)、衰退(行业转型时期)四个时期,那么我国的快递行业只是处于上升阶段的初期。各个快递企业刚刚开始通过新型产品创新加大差异度来打造核心竞争力,或者刚刚真正认识到服务是塑造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这一原则,却未走出价格竞争的范畴,像日本、美国等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快递行业早已形成稳定的市场,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并且看重服务质量的竞争,这是从外部竞争向内部塑造转变的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引起我国快递行业更多的反思。

  当前,我国各项事业正处于转型阶段,未来几年将会成为国内快递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内快递企业是调结构、上台阶,还是被挤到下一个台阶甚至完全出局,可能会在今后的十年内见分晓。而将来几年的发展关键必定是服务,如果没有做好服务,企业将会把所有的优势消耗殆尽,甚至被激烈的竞争所淘汰。

  服务质量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快递行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快递遭遇的投诉逐年上升,并且居高不下。以2011年为例,“快递服务”被全国消协组织列为消费投诉六类热点之一,仅邮政系统去年受理的消费者快递申诉就达88396件,同比增长232%。快件延误、丢失损毁、索赔困难等问题,已经成为快递服务的几大“顽疾”。行内还实行了差异性的服务价格,即按照服务质量的不同,价格也给予了详细的界定,这是十分不合理的,却又在堂而皇之的存在着,并被业内企业所认可。服务质量本来是作为企业发展的支撑和基础,现在却成了和消费者讨价还价的砝码,由此可见我国快递行业的整体素质有多高。

  那么,作为中国邮政EMS如何才能在此环境中保持发展势头,继续领跑快递行业呢?首先让我们分析一下中国邮政EMS优势和劣势。

  优势方面:(1)中国邮政的实物运递网络十分发达,拥有6万多个营业服务网点、200个快件处理中心,8个海关监管中心。全国邮路总长度达到340万公里,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等立体运输体系和独立的快递邮政运输网络。(2)中国邮政的信誉与品牌为邮政快递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信誉保证。(3)中国邮政EMS具有较强的通关能力,邮件享有优先通关权。这是其他民营快递企业对比中具有明显的优势。(4)百年邮政和30多年的快递经营经验,使EMS在管理方面更加安全、方便、快捷。

  劣势方面:(1)营销观念落后。市场意识淡薄,危机意识淡薄,缺乏对市场 需求分析,营销手段单一化。(2)技术相对落后,手工操作既容易产生差错,工作效率也比较低。(3)邮政EMS在网络控制能力方面仍存在隐患。(4)组织结构不合理,缺乏真正的公司运行体制。

  针对以上分析,对邮政快递发展提出两点建议:

  一、明确快递业核心竞争力。快递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服务,而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差异又会导致企业竞争的差异化,即快递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是服务质量竞争力,这种竞争力主要表现为:在同类服务中,具有鲜明的个性化和差异化。而服务质量竞争的关键在于服务质量的管理与改进,使企业的服务质量得到不断提高,让客户感受到高于竞争对手的优质服务。只有强化品牌的个性,切实提高服务质量才能稳定住消费者,确立市场地位,从而达到在行业内实现相对垄断的地步。

  二、建立健全快递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要实现邮政速递服务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健全快递服务质量管理体系。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全面提高快递服务质量,增加客户的满意度,使得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保证快递服务的时效性、安全性和服务性,让消费者在享受服务的同时感受到更加人性化的关怀。只有这样,邮政快递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此文来源于《企业界》,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如若转载请联系游金地。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上一篇: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 下一篇:试听类APP的许可证疑云,究竟该谁来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