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企业”的跨界产品
1. soho 3Q 将整栋的办公室分隔成独立办公室,即将上线的望京SOHO和上海新天地SOHO两个加起来大概有1500个座位,这些小型独立办公室将被租给哪怕只是想租一个星期的客户。时间灵活,另外可以在线上完成预定所需的各种环节。租金为开放式办公桌1000元/人/周,独立办公室1300元/人/周。类似的模式在国内外不乏借鉴,例如英国商人Mark Dixon推出的Regus办公项目和太古地产同样针对小型创业者提供的Blueprint地产项目。另外和soho 3Q配套,潘石屹公开表示还意在建设一个社区产品,若成真,显然这将是难度更大的一次跨界。
2. 星巴克无线充电技术 星巴克正在离消费者越来越近?至少顺应趋势的结果并不坏,1200万移动应用用户,移动支付额在过去一年增长率达70%至5.17亿。在上个月星巴克还放弃原先在移动支付方面的合作伙伴Square,宣布推出自己的手机点单应用。此前星巴克已经宣布在旧金山附近的200个店面提供无线充电服务,虽然该技术在充电速度和便利性上并不完善,但不管怎么说,咖啡巨头正在试图变得更有科技感的同时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3. Nike+ FuelBand 在软硬件之间,如今的耐克越发向后者倾斜。2006年,耐克配合iPod接口发布nike+传感器,由传感器记录运动时段、距离、步速、消耗卡路里等运动数据。Nike+ FuelBand系列推出后受到市场空前好评,而在该系列第二代产品之后也有耐克放弃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消息传出。耐克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软件平台上,例如推出Nike+ Fuel Lab以增加可整合进Nike+的应用。耐克并不试图成为竞争惨烈的可穿戴设备市场的领导者,它更可能的目标在于,通过数据收集和更好地交互方式了解消费者习惯,最终卖出更多的服装。
4. 万宝龙e-Strap表带 在Apple Watch还未面市即被视为救世主时,重新发明手表的大潮汹涌而来,传统的钟表商纷纷表态。和苹果一样,万宝龙认为智能手表的美观要求程度远远高于其他智能设备。不过万宝龙选择从表带下手。e-Strap表带内置计步器,和手机上的对应的App连接后可以查看运动状态。该表带售价高达250英镑(约合2360.3元人民币)。
5. MUJI to Sleep 当你看到无印良品推出的一款帮助睡眠的应用,恐怕除了夸奖其界面简洁、使用流畅,再难从功能上解释产品和品牌间的联系。事实上该App推出主要是为了配合MUJI新推出的舒适颈部靠枕,但也并不是仅仅配合新产品那么简单。例如优衣库曾推出类似于烹饪类和工具类应用。菜谱和厨师身着的新款服饰色调一致,推广的细节就体现在产品使用过程中,但发现的过程并不会让你觉得不悦。包括MUJI推出的数款个人事物管理应用在内,商家们在尝试同消费者进行交互的新方式。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这个方法,帮你轻松戒掉手机瘾
每一次拿起手机,本来只是想查个快递,或者看个天气,但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就会去看别的东西,不知不觉就玩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白白浪费的时间,事情快递又没有查成。怎么样才能停止被手机瓜分我们的时间精力,戒掉「手机瘾」呢?在纽约时报早些时间发布的文章中曾提到,手机中的…...
[详情]
光庭科技苏晓聪:自动驾驶中,产品才是我们的核心
文 | 彭赛琼来自新智驾(AI-Drive)的报道在自动驾驶刚进入人们视野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国内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一切都是未知数,头部企业的经验和数据,外界无从而知。这种状况树立起了一道门槛,有的公司保持观望,有的公司则急流勇进。光庭科技就属于急流勇进的…...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