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民不与官斗,淘宝为何炮轰工商总局
中国自古就有“民不与官斗”的民谚,因为自古以来,官和民从来就没有平等过,民在人脉资源上根本无法与官相比。所以与官斗吃亏的肯定是民,所以民有了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与官斗,不会象“秋菊”一样要讨个说法。所以,“民不与官斗”一语透露出“民”们多少的无奈和悲哀。但现在,淘宝网借用一位80后运营小二的名义发出公开信,直接公开点名炮轰国家工商总局网络监管司刘红亮司长,认为刘司长违规了,吹黑哨了。难道说淘宝吃错了药,敢跟政府主管部门叫板?
我想,淘宝不是被逼急了,断然不会费时费力去和上级主管部门叫板。在中国干企业,不仅要有好的产品,还要有足够的人脉去替你摆平各种问题。否则你的企业就无法顺顺利利地经营下去。既然淘宝炮轰工商总局,说明淘宝不得不和官斗了,一定要讨个说法。我等百姓也希望我们的政府部门能够秉公办事,早日得出公正的结论,看看到底是淘宝公司有问题,还是相关部门乱作为,利用职权刁难企业,从而导致企业重大损失。如能通过此事件,促进相关政府部门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规范自己的举止行为,甚至对我国工商制度进行改革,则实为企业之幸,百姓之幸。
淘宝对于工商总局的质疑主要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对样本量的质疑,该信指出,“您看,贵司此次共抽检了92批次商品。某电商只抽查了1件,得出了正品率为0的结论。另一家电商只抽查了3件,得出正品率100%的结论。而在淘宝网上一共抽检了51件商品,得出了淘宝仅37%的正品率,也就是63%的售假率。可是,淘宝日均在线商品总量超过10亿件。何况,淘宝是拥有数百万商家经营的大平台,居然是和自营的B2C商家放在同一纬度比较,如果不是疏忽,那么必定是故意。”其次,是对“非正品”定义的质疑。再次,是对市场抽检程序的质疑。淘宝直言“避免黑哨对市场无比重要”,“我们接受神一样的存在,但我们看不懂的是,屡次抽检和报告中,不同的标准和神一样的逻辑”。“恳请刘司长‘进驻淘宝’”、“大刀阔斧来淘宝打假”。
前阵子,马云还说阿里是“国家企业”,现在看来,这还是马云的一厢情愿,官老爷们可没这么看。
人家不把你当国家企业,就是要来刁难你,怎么办?忍气吞声?事物总是辩证的。你越是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当权者就越是无所顾忌,变本加厉与民争利、巧取豪夺,甚至竭泽而渔,官民矛盾更加激烈,社会危机不断深化。最终,就有可能官逼民反,社会矛盾总爆发,“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所以希望政府部门能够有足够的胸怀,来容纳民间的这种斗,而不是只考虑虎威的问题。有媒体报道,工商总局的一个副司长回应了,说这是第三方公司干的,这就跟之前屡屡出现的临时工一样可笑,不管活是谁干的,总是以工商总局的名义发的吧,这种推卸责任的说辞就不用再拿出来糊弄人了。而且还不让大家“过度解读”,建议工商总局以后的报告结尾都加上一句“本报告最终解释权归工商总局所有”。虽然后来又有媒体报道说这个回应系误读,不管如何,请刘司长出来走两步吧。
话再说回来,借此事件,应该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权利、珍惜权利的氛围,应该鼓励人们勇敢地、有序地争取自己的合法权利。并由此建立起解决官民矛盾的正常机制,防止出现历史上那种“小不斗酿成大斗”的局面。淘宝固然有自身的很多问题,但他们敢于争取自己的生存空间,敢于政府部门叫板,则是一种进步。这种进步,给中国的互联网行业灌输了一种动力,也给中国的民主法治进程灌注了愈加充分的动力。
以下就是那份让淘宝小二急了眼的工商总局白皮书:(来源人民网)
国家工商总局首度披露了2014年《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下称《白皮书》),《白皮书》指出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存在主体准入把关不严、对商品信息审查不力、销售行为管理混乱、信用评价存有缺陷、内部工作人员管控不 严等5大突出问题,并对阿里巴巴集团提出相关工作要求。
《白皮书》全文如下:
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
国家工商总局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司
为进一步促使阿里巴巴集团正视和解决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长期大量存在的违法经营问题,遵照总局工作部署,网监司及北京、江苏、山东、广东、福建 工商局网监机构负责人组成了行政指导工作小组,对阿里巴巴集团将要进行的行政指导工作作了预先准备和研究。2014年7月16日,网监司行政指导工作小组 联合浙江省工商局、杭州市工商局(市场监管局)在浙江省工商局召开了行政指导座谈会,阿里巴巴集团主要负责人员及核心部门管理团队与会,接受行政指导。为 了不影响阿里系上市前的工作进展,该座谈会以内部封闭的形式进行。鉴于目前监管情势,为廓清种种认知,现将行政指导座谈会有关情况如实披露如下:
一、基本情况
行政指导座谈会由网监司司长刘红亮主持。他指出,此次行政指导工作的目的是在于梳理、讨论、分析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存在的问题,强调强化依法严 管,强化落实属地监管责任,有效遏制违法行为的发生,旨在维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网络经济健康发展。会上,刘红亮同志简要介绍和分析了网络交 易面临的形势,指出商事制度改革取得良好效果,“宽进严管”政策正在有效推进和落实,但是,阿里巴巴集团对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存在的违法经营行为,长期没 有引起足够重视,长期未能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治理,以致养痈成患,不仅使自身面临成立以来的最大诚信危机,也对其他网络经营者依法合规开展经营活动产生不良 示范影响,致使近期受到社会舆论的集中批评,也给市场监管部门带来巨大监管压力。
网监司工作人员依据《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针对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淘宝网和天猫商城在主体准入、商品销售、交易行为管理等方面长 期存在的违法问题进行了详尽分析和总结,指出了5个方面19个问题,各地工商局代表补充指出了其他6个方面的问题。会议督促浙江省工商局进一步加强监管, 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加大网络违法行为查处力度;要求阿里巴巴集团以此次行政指导为契机,提高认识、正视问题,迅速采取措施,对监管部门指出的问题进行彻底 整改,切实有效遏制和防范违法行为发生,坚决履行平台经营者责任,依法合规开展经营活动,认真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网络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二、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网监司对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行政指导情况
网监司对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网购乱象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梳理,指出其在平台内经营者、商品销售和交易行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1.主体准入把关不严。一是平台内经营者擅自使用他人企业名称开展经营活动。阿里巴巴和淘宝网上存在大量未办理营业执照,却以法律法规规定应当 办理工商登记注册方能使用的企业名称从事经营活动的网店。食品、化妆品、保健品、文化、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等依法取得行政许可方可从事经营的网店,违反 有关市场主体准入方面的规定从事网络经营活动。二是平台内经营者未按规定亮明经营者身份。淘宝网存在大量经营主体未依法办理平台网店身份审查登记或者亮照 亮标的网店,违反了《网络交易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三是平台内经营者资质审查登记流于形式。部分需上传营业执照通过实名认证的网店,其实际主体名称、经营 地址、住所信息明显与营业执照登记的主体名称、经营地址、住所不符,甚至上传他人的营业执照信息。四是用户ID 管理不严格。淘宝网对于平台内经营者的用户ID、店铺名称审查不严格,造成对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企业名称专用权、知名商品特有商业权益等合法权益的侵 害,混淆消费者的判断,限制其他竞争对手的交易机会。五是“拍卖会”涉嫌扰乱拍卖市场秩序。淘宝网的“拍卖会”频道为拍卖标的物买方、卖方提供拍卖交易第 三方信息服务平台,实施收取并冻结竞拍保证金、收取拍卖佣金、由计算机系统自动代理出价等行为,实际承担拍卖活动的拍卖人职能。此举已对拍卖市场秩序造成 不良影响。
2.对商品信息审查不力。淘宝网、阿里巴巴平台网店销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存在大量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质量不合格、无合法进口来源证 明、国家明令禁止销售、传销等类型的商品信息,假烟、假酒、高仿手机、假名牌包、假证、封建迷信与赌博用品、危害公共安全的物品、管制刀具、窃听器材等大 量存在。平台开办方对平台内商品信息的进入审查、日常监测、违规处置不到位,在处理权益受损者维权诉求和监管部门的执法协查时门槛偏高、效率低下。涉嫌在 明知、应知、故意或过失等情况下为无照经营、商标侵权、虚假宣传、传销、消费侵权等行为提供便利、实施条件。
3.销售行为管理混乱。一是违规促销。在“双十一”、“双十二”、节假日促销、热点社会事件和经营活动促销期间,平台和平台内经营者都存在明显 误导消费者行为;部分平台内经营者还存在“活动前先提价、后打折”、“先低价打折吸引消费者关注、后以无库存为由不予销售”、“未如实全面介绍促销活动内 容诱导消费者盲目消费”、“非遇不可抗因素单方面变更甚至撤销促销活动方案”等违规促销行为。二是虚假宣传及广告违法。大量平台内经营者使用“全网价格最 低”、“史上最低价”、“销量第一”、“排名第一”等绝对化语言进行广告宣传;许多“天猫商城”旗舰店、“阿里巴巴”店铺在品牌介绍、企业介绍等栏目中夸 大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这个方法,帮你轻松戒掉手机瘾
每一次拿起手机,本来只是想查个快递,或者看个天气,但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就会去看别的东西,不知不觉就玩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白白浪费的时间,事情快递又没有查成。怎么样才能停止被手机瓜分我们的时间精力,戒掉「手机瘾」呢?在纽约时报早些时间发布的文章中曾提到,手机中的…...
[详情]
光庭科技苏晓聪:自动驾驶中,产品才是我们的核心
文 | 彭赛琼来自新智驾(AI-Drive)的报道在自动驾驶刚进入人们视野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国内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一切都是未知数,头部企业的经验和数据,外界无从而知。这种状况树立起了一道门槛,有的公司保持观望,有的公司则急流勇进。光庭科技就属于急流勇进的…...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