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经济历史回顾 金价下跌历史
黄金暴跌不是第一次
这不是金价第一次暴跌。更疯狂的一波下跌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国际金价从850美元腰斩。
20世纪70年代西方出现滞涨,股市低迷,黄金走出了历史上第一轮牛市,从35美元/盎司(1盎司=31.1035克)涨到1980年初最高的850美元。此后,世界经济迈入了低通胀高增长的20年辉煌时代,股市进入牛市,黄金则失宠,低迷了20年。
直到2001年,黄金启动了新一轮连续12年的牛市。2011年9月,金价飙升到392.5元/克的历史最高点,此后一路下滑,到2012年底为310多元。
1801年投1美元 2003年变为1.39美元
近日,由于美联储宣布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计划来提振美国经济,市场预期美元供应量会继续增加。于是美元贬值,黄金则进一步受到市场的追捧,金价大幅上涨。事实上,过去十多年间,黄金都在一轮大牛市中。2000年时,金价只有每盎司200多美元,目前却已高达1700多美元。
包括索罗斯和保尔森在内的不少知名对冲基金经理,在今年上半年大幅增仓黄金。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被理财顾问所建议,将更多的财富投资到黄金上,进行保值和增值。
然而,从历史上看,黄金的回报率远不如过去十年间那么诱人。西格尔(Jeremy Siegel)在《长期股票投资》中分析了过去200年中几种主要投资品的收益。如果在1801年以1美元进行投资,到2003年的结果是:投资美国股票的1美元将变成579485美元,年收益率6.86%;投资企业债券的1美元将变成1072美元,年收益率3.55%;投资黄金的1美元将变成1.39美元。这里的收益率是扣除通胀后的实际收益。当然最差的投资品是持有货币,今天1美元的购买力只相当于200年前的7美分--另外的那93%的购买力都被通胀侵蚀了。而由上可知,投资黄金200年的实际年收益率近乎为零!
一方面,黄金的收益率不如债券;另一方面,黄金价格的波动性却比债券大得多,甚至也超过了股票。黄金价格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每盎司仅35美元,后来随着美元与黄金脱钩,金价呈火箭式上升,1980年便暴涨至每盎司850美元。此后20年间又跌去了3/4。2000年才开始新一轮的上涨。如果考虑到通胀因素,在1980年高点不幸接手黄金的人,即使到今天仍未能解套。
价值投资的"教父"巴菲特并不喜欢黄金。巴菲特在最新致股东的信中说,如果把全世界的黄金合起来,可以锻造成一个边长大约21米的立方体。按每盎司1750美元计算,这个立方体价值9.6万亿美元。这些钱可以买下美国的所有农田,外加16个埃克森美孚公司,还剩一万亿美元流动性资金。耕地和石油公司能为股东带来丰厚的红利,而如果买下黄金,他说,"你可以深情抚弄这个立方体,但它不会产生任何回馈"。他认为现在投资黄金的人是在玩一个"博傻"游戏,只能期待未来有更傻的人来以更高的价格购买。
那么,追逐黄金的投资者是不是傻子呢?多少年来,很多厌恶风险的投资者对这种收益又低、价格波动又大的投资品情有独钟,这简单以博傻来解释恐怕也难以令人信服。
金融学中基本的资产定价理论告诉我们,不同资产预期收益率存在差异,是因为它们的风险补偿不同。风险补偿顾名思义也就是因为投资者承担了风险所应得到的补偿,承担的风险越大,应获得的补偿也就越多。
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理解什么是"风险"。显然,金融学中所说的风险,并不是某种资产价格的波动性或说收益的不确定性--否则赌徒们就应该获得最高的收益率了。金融学中理解的风险是这种资产的收益跟其他一揽子资产收益的相关性。相关性越高,风险就越大;相关性越低,风险就越小。这点不难从直觉上理解。假设未来你失业和就业的概率各为1/2,作为福利,老板还允许你从两种权利中选择一种。权利1是:当你就业时,除原有薪水外你还可以额外得到10万元;权利2是:当你失业(薪水为0)时,你还可以得到10万元。你愿意选择哪种权利呢?
显然,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前者只能"锦上添花",而后者却能"雪中送炭"。后者类似于一种保险,尽管它的回报不是确定的,却能在你最需要时及时出现。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后者才是更好的东西。
而大家都这么选择的结果是,后者受到追捧。如果这两种权利在市场上出售,后者价格势必被抬高。高价格的结果是,它的平均收益率会很低,因为资产收益率的高低跟你购买它的价钱是反向的。而前者的情况正相反。
黄金便是类似第二种权利的资产。民谚云"盛世收藏,乱世藏金"。乱世里,黄金因为其保值功能、便于携带、广泛被接受等优点,成为最佳财富,而盛世时备受追捧的古玩字画等收藏品此时则会被廉价抛弃。战乱年代的大宗商品交易一般是通过黄金来完成的,政府钞票都可能不再被接受。过去几年里世界上没什么战乱,然而世界经济领域却极不平稳。美国次贷危机未平,欧债危机又起,黄金由此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因为黄金可以避开经济动荡、通胀加剧的影响。
所以说,抛开黄金的消费属性,仅从投资角度而言,无论机构还是个人将部分财富投资于黄金,作为投资组合中的一个对冲风险工具,自然是可行的。然而,如果将大部分财富投资于黄金,并长期持有,那就不理智了。历史上,黄金的投资收益远低于股票和债券,其基本的避险属性也决定了从长期看今后黄金仍将继续保持低收益。
历史上的黄金暴涨
1960年10月30日,市场大规模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爆发了第一次黄金暴涨。美国为了阻止美元贬值,采取了一系列单方面行动。1963年7月,肯尼迪政府实施利息平衡税,对在美国资本市场筹资的外国借款人加征约1%的利息,并在1965年扩大到银行贷款。这些措施暂时刺激了欧洲美元市场,但美国的国际收支账户,自1967年以来仍然在加速恶化。
1964年,美国对外国官方债务超过黄金储备的价值。欧洲各国成为新的顺差国,开始对美国逆差表示不满。他们动用"黄金杠杆",即用盈余的美元兑换美国的黄金,直击美国的致命弱点。法国首先发难,1965年1月4日宣布一个月内将3500万美元兑换成黄金,并准备把来自国际收支顺差的新美元全部兑换成黄金。此举引发各国竞相抛售美元、抢购黄金,令市场金价暴涨,美国黄金储备急剧减少,美元信誉受到了极大冲击。
当1968年再一次爆发国际黄金危机时,黄金抢购风潮愈演愈烈。当年3月,美国黄金总库停止向私人市场出售黄金。此时,官方清算仍采用1盎司黄金35美元的价格,但黄金的市场价格可以超出官定价格,故而形成了双重标准的黄金市场。
因此,到了1971年8月15日,在美国政府无力实现美元按固定汇率兑换黄金的承诺后,尼克松总统发表电视讲话,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包括停止为外国央行兑换黄金,对进口暂时征收10%的附加税。
这是美国在国际货币事务上,第一次采取极端的单边主义行动,违背了华盛顿制定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则,被喻为对盟友发动的一场经济战争。当时负责货币事务的美国副财长沃尔克曾感慨道:"在足够长的时间内,任何霸权国家都会变成残酷的暴君,或者脑满肠肥的寄生虫。"
美国单方面改写了世界贸易规则之后,当时的美国财长约翰·康纳利向欧洲盟国施威:"我们的美元,你们的问题。"在1971年12月,G10国家签订"史密森协定",决定美元对黄金贬值7.9%,从1盎司黄金从35美元提高到38美元,同时市场汇率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时值1973年3月,美元改为浮动汇率制,即美元与黄金的比价由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固定汇率时代终告结束,布雷顿森林体系至此名存实亡。而当布雷顿森林体系垮台时,全世界的反美舆论欢欣鼓舞,以为谁都可以不买美国账了,但日后的发展并非如此。在"无体系的体系"中,没有任何国际条约规定任何货币的特殊地位,美国降为这个体系中凭实力竞争的"平等一员"。但美元仍然是维系全球的主导货币地位,是通行无阻的世界货币。
究其根源,当然是美国值得信赖的实力,赋予了美元在世界货币市场无可争议的最强竞争力,使得世人不约而同地"爱"上了美元。尽管浮动汇率给各国更大的政策自主权,但许多发展中国家依然选择盯住单一货币或货币篮子,很少任由汇率自由浮动,甚至一些国家彻底实行了"美元化",以求稳定金融市场。
自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失去黄金支撑的美元曾迅速贬值,为了重建世界对美元的信心,必须找到一种有效影响价格的实物来支撑美元。1973年年底,石油危机爆发令油价飞涨,这给美国找到了替代黄金硬通货的机会。1975年,美国与海湾国家相继签订协议,主要内容是:这些国家在石油交易中必须用美元进行结算。如此一来,全世界的石油进口国就必须持有美元,而随着油价上涨,进口国还必须持有更多的美元。失去黄金支撑的美元,又找到了替代黄金的新依托,那就是有"黑金"之称的石油。
自此美元摇身一变,成为全球石油交易的结算货币,顺理成章地继续充任全球储备货币。世界仍然处于美元霸权时代。美元决定世界经济、金融、货币的运行规则,美国凭借美元本位制来支配世界。美元霸权使美国成了"世界央行",美国不受外汇储备短缺的制约,避免了巨额贸易逆差可能导致的货币危机和债务危机,却通过贸易逆差获得了国内经济发展所需的实物资源和大量资金。
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垮台后,美元经历了一系列剧烈波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这个方法,帮你轻松戒掉手机瘾
每一次拿起手机,本来只是想查个快递,或者看个天气,但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就会去看别的东西,不知不觉就玩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白白浪费的时间,事情快递又没有查成。怎么样才能停止被手机瓜分我们的时间精力,戒掉「手机瘾」呢?在纽约时报早些时间发布的文章中曾提到,手机中的…...
[详情]
光庭科技苏晓聪:自动驾驶中,产品才是我们的核心
文 | 彭赛琼来自新智驾(AI-Drive)的报道在自动驾驶刚进入人们视野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国内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一切都是未知数,头部企业的经验和数据,外界无从而知。这种状况树立起了一道门槛,有的公司保持观望,有的公司则急流勇进。光庭科技就属于急流勇进的…...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