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学苑 > 大数据
游金地知识贴:新鲁商如何实现自我超越与发展
2014-12-08 大数据
分享到:

  新鲁商在面对出现的经济与道德的问题时往往从固有的观念中寻找答案,因此弘扬儒家思想“义利统一”的企业社会责任价值观念在新鲁商的企业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义利统一”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山东的大部分企业,都是通过原来的集体企业或者是国有企业转制而来,从一开始关于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的文化思想建设就不健全。还有一部分企业是由私人成立的企业公司,这些企业的主要目的就是谋取利益,虽然儒家传统思想对其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还是需要完善和加强。事实证明,只有具有社会责任的企业才是真正的企业,才能健康快速发展,脱离了社会责任的企业最终会遭到社会的背弃,不可能长远的发展。

  正确面对企业发展中的利益与责任的冲突问题,实现义利统一,就首先需要转变和更新观念,要认识到社会与企业的关系问题,深刻理解儒家思想“义利统一”思想,尊重了社会市场的每一个人的权益,市场自然会回馈给企业利益;其次要加强法制建设,这就需要全社会和政府的支持,来加强立法、执法和监督;第三,企业要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观念,理清义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企业经营生产中义利结合,两者兼得,使得企业的经营利益和社会利益双增长;第四,强化企业自身管理,企业的问题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企业自己身上,在义利统一的观念下管理企业,才能让企业的每一步都体现出义利统一的理念。因此确立企业的“义利统一”理念是企业实现社会责任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良性循环发展的必由之路。

  (2)“义利共存”是企业发展的立足之本

  展现一个企业的除了广告,最主要的还是这个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良好的产品和服务是企业立足之道。企业经营管理应当按照“义利共存”的原则进行商业活动,在谋取利益的同时要尽社会责任。作为一个企业,如果不能谋取利益,就失去了企业存在的道理,只能作为公益性的组织存在,反之只讲利益不讲道义,势必会与消费者站在对立面上,没有了“义利共存”的关系,则谋义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对于山东的企业来说,要实现“义利共存”,就要将企业以法律或法规的形式实行“政企分开”,同时摆脱对开发商的依赖,实行独立自主的经营模式,明确企业的权利和义务,在公平、公正、合理、合法的环境中从事经营和竞争。同时,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使企业自身注重文化建设,提高企业服务意识和水平,把好产品质量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明确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使之诚信经营,既能谋利,又能尽义,达到义利共存的最终目的。

  (3)“义利共融”才能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义利共融”思想就是以利养义,以义促利的共生关系。企业应当了解义利之间的关系,遵守经营规则和社会公德,把谋取利益、谋取道义、谋取人心作为企业生产发展的基本思想贯穿于经商的基本行为中。

  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要满足社会公益的需求,企业通过为他人或者是其他企业提供相应的技术、产品、价值物而为企业创造效益,在企业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职工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企业的利益只有在商品被社会认可和使用后才能获得。如果企业不为社会和职工服务,职工也不为企业尽职,那么企业只有衰亡的一条路可走。

  企业的健康发展是市场经济促进的产物,而社会提供的良好环境是要企业通过义利的转化而实现的,因此“义利共融”是促进企业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4)“义利共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然趋势

  义利共生是义利统一的最高阶段,是一种谋义不为谋利而利自生的状态,即谋公益不为谋私益而私益自生,谋人道不为谋物用而物用自生,谋公平不为谋效率而效率自生。

  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要求企业具有良好的经济实力,因为道德的基础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只有物质基础的存在,道德才能不成为空谈。其次,企业的核心——企业家,必须要既重视物质生产又重视精神文明建设,达到义利相统一,共存、共生。最后,要建立一套完整、有序能够良好运作的机制,包括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和员工的生活等方面,并需尊重人、爱护人,具有平等、尊重、民主和宽容的环境实现和企业利益相关的人的价值的共同发展。只有在当前时代的条件下坚持“义利”共存、共融、共生相统一,循序渐进,不断发展,才能使企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立于不败之地。

  新鲁商要创建儒家思想以诚信为基础的企业道德体系

  任何社会的运行都需要一定的道德秩序。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信用为基础的道德秩序,市场运行的工具和手段都体现了相互信任的信用关系。新鲁商的文化特点和传承性注定了他们要更加努力的创建儒家思想以诚信为基础的企业道德体系。目前,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文化的转型期,各种思潮和无信用现象四处可见,企业的不诚信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就更需要新鲁商挺身而出,发扬传统儒家思想的精髓,引领社会建立以诚信为基础的企业道德体系。

  (1)诚信的企业道德体系是商品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诚信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全球化规则的本质也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之上的,没有了诚信的支撑,市场经济就没有了生命和灵魂。西方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如果人类没有基本接受的道德规则的话,社会将会崩溃”,“没有公正就没有市场经济”。他的著作《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都曾提到那只“看不见的手”,《国富论》里的无疑是市场,而《道德情操论》里的却是人的伦理道德。只要是市场经济,只要一方不讲诚信,不仅会损害对方的经济利益,同时也损害了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一旦企业欺诈成风,社会必将会陷入混乱,经济就难以发展下去。

  规则是诚信的基本内涵。一个诚信的社会,首先是人人都讲规则、都遵守规则的社会。诚信的基本含义是指诚实无欺,讲求信用。而诚实与信用本身就是做人的基本规则。俗话说,人无信不立,一个人要立身处世,首先要讲诚信。同时,诚信又是以规则为基本原则的,不遵守规则,对一个人也罢、对一个企业也罢、对一个国家也罢,必然导致信誉度的降低或者缺失,最终会付出代价。同样,企业的规则是企业诚信经营行为的内涵,诚信的企业每一个员工都会为企业的诚信发展做出贡献,人人相互监督、相互鼓励,才能有企业诚信的良好环境。

  (2)新鲁商应带头讲诚信,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讲诚信是社会提倡的行为规范准则,对企业来讲更应坚守。讲诚信在企业范围讲,它首先是企业领导要做到的事,企业领导和全体员工应当不断学习,牢固树立诚信的思想,让企业有一个空前的诚信之风气。企业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社会财富的创造主体。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是极其复杂的综合工程,而企业领导则应为这一工程的样板。企业的沉浮、兴衰与企业指挥官有着举之轻重联系。计划经济时期企业领导者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束缚,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现在的决策者应好好学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企业的诚信之风。上至国家法律法规,下至媒体的宣传,凡是诚信的典型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学习不能急功近利,不同的人接受同样的信息,会得到不一样的感受。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去“悟”,曾子云:“吾一日三省吾身”。正其谊不计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方是我们正确的学习途径。只有我们掌握了学习方法,明确了学习的道理,才能树立我们学习而确立的目标。

  (3)以产品展诚信,以员工促诚信

  诚信需要企业用名优产品的质量品牌来展示,还需要全体企业职工的精神风貌的展示。企业产品的质量品牌就是任何一个企业无论是从事服务业还是生产业的都有自己的行业质量,服务业的态度、技术、水平,就是自己的行业品牌。制造业生产的产品质量标准,产品竞争力也就是自己的行业品牌,一个企业抓好了自己的行业品牌创建,就是抓住了自己的命脉。反之,一个企业抓不好行业品牌那就有了步入险境走向深渊的危险。只有拥有自己的品牌和质量来赢得市场和消费者,才能将自己的企业做强做大。

  在展示企业品牌的同时,也应提高企业员工精神风貌的档次,精神风貌不光是仪表身体要素,主要还是企业员工的内在素质。一个企业要达到较高水平的诚信程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要引导企业员工树立诚信之风。要想搞好这一工作,必须从员工的品德、文化、技术上加强辅导与培养。先从理论上教育指导,使企业员工牢固树立诚信的世界观,并将诚信之风溶于工作之中。一个企业如果抓好了以上两个展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将获得市场的认可,有了市场的认可就有了人源,有了人源何愁不财源滚滚,何愁企业不发展壮大呢?因为我们的市场经济就是人源经济,没有人源就没有市场,有了人源就有了市场,就有了财源,这样就会使企业在良性轨道上发展壮大。

  本文原载《企业界》,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如若转载请联系游金地。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上一篇:哪些家族爱供养艺术家? 下一篇:如何管理企业电子档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