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学苑 > 大数据
目的都不明确 就别妄想靠smacit做美梦了
2015-08-31 大数据
分享到:

  最近一次麻省理工学院资讯系统研究中心(CISR)的调查,有42%的受访者表示,打算运用SMACIT科技来取得竞争优势;SMACIT指的是社群、行动、分析、云端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等技术。


目的都不明确 就别妄想靠smacit做美梦了

目的都不明确 就别妄想靠smacit做美梦了


  但你知道吗?这个梦想不太可能会实现。这些科技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人人可运用,也就是不论是顾客、员工、合作伙伴或竞争者,都可以取得,因此,其中任何一项技术都很难创造竞争优势。但这并不代表就可以忽略不管这些科技。实际的情况是,这些科技主要是重新定义了在某个产业营运的最低要求条件,而不是带来优势。

  只有很少数公司能靠SMACIT科技取得竞争优势。这类公司着重的不是个别的科技,而会更重视要如何整合运用所有那些科技,达成某个明确的目的。我们指的不是“创造股东价值”这种空泛的一般性目的,而是更实际的目的,也就是一种能够引导公司如何运用科技资金的策略焦点。

  以美国大型零售商诺斯壮(Nordstrom)为例。在将近一百年间,诺斯壮的营运目的,一直是“赋予权力给顾客和服务顾客的员工,以提供绝佳的顾客体验”。为了达成这项目的,原本就以授权给员工着称的诺斯壮,早从1990年代晚期,就开始寻找机会来投资建置一些技术,希望运用那些技术来进一步授权给员工。这些投资包括成立Nordstrom.com网站,以及永久库存系统(perpetualinventorysystem),让诺斯壮从2002年开始,便能为顾客提供不中断的多通路体验。

  接着在2004到2014年间,诺斯壮仍有一系列重大投资,目的也仍然相同:提供绝佳的顾客体验。首先是引进新的销售点(point-of-sale)系统,其中包括个人簿记软体,让销售人员在线上追踪每位顾客的要求与需求。之后不久就采取一连串行动:开设创新实验室;推出各种诺斯壮应用程式(app);引进一些热门的社交app,以营造热潮,并能用手机结帐;支援销售人员发送简讯;最后还收购了以云端技术为基础的男士服装个人化服务。


  Nordstrom.com和诺斯壮的app都与存货管理系统整合,于是,顾客可以在甲地找到想要的东西,要求公司把在乙地的那个东西送到丙地。诺斯壮也与Pinterest之类的热门社交app合作,让员工更能掌握顾客的喜好。店里若有在Pinterest上很热门的商品,就会在那些商品上贴一个有Pinterest商标的红色标记,并且很明显地展示在店里,如此就能把他们的网路世界与实体世界连结在一起。诺斯壮的员工本来就以客服品质闻名,现在还有了更多资讯,不仅有顾客过去购买项目的资讯,还有关于顾客喜好的资讯,甚至能知道顾客曾想买却没有买的商品。此外,现在有了手机结帐功能,就更方便员工协助顾客完成整个结帐程序,向顾客表达感谢,而不是像过去只是把顾客带到结帐柜台。

  诺斯壮不仅引进新的通路,更将所有通路整合起来,以赋予员工和顾客权力。他们并不是用SMACIT打造新的数位商业模式,而是运用SMACIT来把公司的商业模式进一步数位化,并追求达成公司的目的。

  正是因为不断将业务数位化,让诺斯壮在过去五年间的营收成长超过50%。靠着线上及传统通路并用,诺斯壮的原价及折扣价业务都有成长。

  诺斯壮的数位能力,完全适合公司的发展。那些数位能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与公司业务的所有层面紧密整合在一起,而那些层面最终服务的就是顾客。这并不是取得最好的app、分析能力或社群媒体工具就做得到的,公司必须照顾到各项细节,逐一打造整合的数位能力,让员工能取得真正需要的资料,并且简化各项流程。大多数零售商不容易做到这些,因为他们现有的产品或顾客资料架构,并没有让新的数位能力可方便存取使用。若没有这些核心能力,恐怕不太可能整合各种新的数位能力。

  大多数企业不容易达到这样的整合程度,很可能最后是拥有一大堆优良但各自为政的SMACIT应用程式,而对手企业却有个推动创新的引擎,不断把取悦消费者的门槛愈拉愈高。

  现在该是时候,认真界定你的数位商业模式应该设定什么目的。别再费心针对社群、行动、云端或其他任何科技,来打造策略,而应该制定在数位经济之中致胜的策略,也就是设定一个可善用公司独特能力、回应市场机会的目的。接着,就是要掌握能帮你达成那个目的的所有科技。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上一篇:到2020年,青岛金融从业人员总量超过10万人 下一篇:2017中国青岛房地产投融资高峰论坛圆满召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