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学苑 > 大数据
明日危机
2015-01-05 大数据
分享到:

  当今年春天传来消息说,中国生产的钢材一度在印度和非洲的港口堆积如山,很少有人把它看成一个危险的信号。对于当时产能巨大且无处消化的中国钢铁生产厂商而言,只要有人把原本堆积在厂房里的存货运走就是帮了大忙,无论运到了哪里。遗憾的是,绝大多数的钢铁公司都是这样想的。这促使中国钢铁业2014年的出口量最终刷新了历史记录,逼近1亿吨,相当于全球第二大粗钢生产国日本的整体产量。在中国经济减速的背景下,倾销“钢铁泡沫”的结果是导致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这将是中国钢铁业真正的灾难。

  攀钢集团进出口部门主管罗永东表示,可以确定的是,中国钢材扩大出口这一趋势将会延续至明年。这样做的结果是有可能引发贸易纠纷加剧。河北钢铁集团唐山分公司称,12月将开始对拉美国家首次出口汽车钢板。同时,河北钢铁宣城分公司已于11月7日对日本首次出口硬线钢。

  亚洲各国率先向中国发难。韩国7月对中国钢筋启动了反倾销调查。由于中国钢材的大量流入,韩国钢材反而被挤出本国并充斥亚洲。马来西亚随即从8月开始针对中韩的钢筋开展反倾销调查。印度和日本也着眼实施紧急进口限制的调查。因从中国进口的钢铁量大涨四倍,印度考虑上调钢铁进口税,并在2天内作出决定。日本神户钢铁公司(Kobe Steel)与韩国浦项制铁公司(Posco)曾在多个场合抱怨如洪水般涌入的低价中国钢材抢占了它们的市场份额。今年前10个月,类似调查案件多达19起,为有统计数据的1999年以来最多的一次。其中有11起针对中国钢材。

  廉价的中国钢材对亚洲的钢铁产业构成挤压。在东南亚市场上,中国生产商正以超低价格出售某些钢铁产品。其价格比韩国低40至50美元/吨,比日本低100美元/吨,这对当地客户构成巨大诱惑。中国钢材价格低廉不仅是因为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另一个优势在于钢铁生产的规模。同时,中国钢铁制造商之间竞争激烈,使得他们不得不压缩利润,降低价格。中国海关发言人郑跃声表示,中国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一些地区的钢材已经跌到“白菜价”。由于经济增速放缓导致国内需求不振,中国钢企开始努力向国际市场寻求出路,试图通过出口来弥补国内市场的缺口。

  这也意味着,虽然中国大多数钢铁主要出口到亚洲地区,但低价的连锁反应和全球的钢贸流通也让欧美感受到了压力。事实上,中国钢材正远销至美国,这直接导致该国9月份的钢铁进口量增长50%。瑞士信贷银行分析师迈克·希莱克(Mike Silec)说,迄今为止,美国钢材价格还相对保持坚挺,“但如果价格进一步下跌,对中国就可能出现更多抱怨”。

  不过,大量以次充好的中国钢材已经触犯众怒。中国含硼钢材的大量出口已引起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不满,有多个国家的钢铁协会或组织正向中国有关部门抗议含硼钢材出口问题。其中缘由要从2010年7月说起。当时中国政府取消了一些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推出的经济刺激政策,例如对普通钢材出口实施返税,即不再返还对普通钢材征收的增值税。其目的是促进合金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结果造成名不符实的“高档钢”大量增加。由于钢材中只要含有0.0008%的硼就可以被认定为合金,因此中国各钢铁企业开始向本来没必要添加硼的钢材中加入硼。认识到事态严重性的中国政府从2013年开始调查详细的出口量,发现硼钢已占到钢材主要品目出口量的80%至90%。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上一篇:造船业陷入最大危机 下一篇:管理者应做到“五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