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班AppCEO董晓光:"烧钱"不适合教育O2O平台
拼班AppCEO董晓光:"烧钱"不适合教育O2O平台
在几乎言必“互联网+”的今天,互联网带给每个行业的深刻改变有目共睹。拼班AppCEO董晓光认为,能否真正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解决痛点,才是教育O2O平台的生存之道。“互联网+”并不是对传统行业的颠覆,而是协助传统行业升级。
“烧钱”不适合教育O2O
目前,教育O2O平台大多仍处于通过补贴吸引用户的阶段,这种模式虽然可以迅速提高用户量,但如何在结束补贴后成功留住用户,才是持续发展的保证。
拼班AppCEO董晓光认为,大量补贴的方式对于高频产品效果明显,但对低频产品并不一定有效。在任何行业,吸引供求双方的只能是供求关系,这个本质并不会改变。
董晓光表示,由于教育所涉及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较高,每一个消费者在报班时都需要对机构或老师进行考察。而一旦消费者选定课程,至少在课程进行期间不会对平台进行太多关注。因此,即使在教育O2O平台通过大量补贴得到用户,但对于这些低频用户来说,补贴的实际作用极其有限。
“颠覆机构”不是目的
和很多教育O2O平台创始人的身份不同,董晓光此前并不是教育从业者,之所以把眼光放在教育O2O,出发点是自己以家长身份发现的痛点。
在给孩子报班的过程中,董晓光发现,家长对培训机构的试错是一件很让人头疼的事。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家长如果在选择时出现偏差,白花钱倒是小事,耽误时间才是最大的损失。
与此同时,对于培训机构来说,在发展过程中,既希望与别的机构共享资源,又害怕被对方挖脚,生源被挖走会损失收入,老师被挖走更是损失核心竞争力。
和其他教育O2O相比,拼班的最大特色之一是“拼教室”,即把可供利用的闲置教室等资源整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实现“拼课”。这个模式一方面为培训机构提供了额外收入,更在不经意间起到了导流的作用。此外,拼班App制定平台游戏规则,独辟蹊径地打通了各机构之间的壁垒,使之实现了资源共享。在很多教育O2O平台或多或少地表明“颠覆机构”的态度时,低调出击的拼班App却在传统培训机构这个层面获得大突破,也被广大教育机构认可并达成合作。
据透露,拼班App可共享的教室达到2000余间,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教室共享平台,进驻拼班App的培训机构已经达到800家。
解决黏性才能持续发展
“拼班”提供的课程不只限于K12领域,同时为所有有教育和培训需求的人提供便利和实惠。例如成人学羽毛球、游泳等。某种程度上,“拼班”的运作模式类似于团购。在拼班的社群里,经常会出现几个家长或学员一起报班的情况,于是就出现了典型的“拼班”。
董晓光认为,教育O2O不仅要解决供求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还应该对消费者的基本需求提高重视。他表示,学员在一起交流信息,有利于找到更适合自己的班级。而对培训机构或个体老师而言,又使成班的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从信息平台到社群模式,也提高了软件的打开频次。他表示,未来的教育O2O行业,必须基于社群深入研究消费者需求,而不是先入为主,推销自己所认为的优势产品。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这个方法,帮你轻松戒掉手机瘾
每一次拿起手机,本来只是想查个快递,或者看个天气,但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就会去看别的东西,不知不觉就玩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白白浪费的时间,事情快递又没有查成。怎么样才能停止被手机瓜分我们的时间精力,戒掉「手机瘾」呢?在纽约时报早些时间发布的文章中曾提到,手机中的…...
[详情]
光庭科技苏晓聪:自动驾驶中,产品才是我们的核心
文 | 彭赛琼来自新智驾(AI-Drive)的报道在自动驾驶刚进入人们视野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国内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一切都是未知数,头部企业的经验和数据,外界无从而知。这种状况树立起了一道门槛,有的公司保持观望,有的公司则急流勇进。光庭科技就属于急流勇进的…...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