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红包抢了谁的蛋糕?
马年春节最快乐的事之一莫过于“抢”微信红包,少到几分钱,多也不过几十块钱,微信搭建的抢红包平台,不费一枪一弹,却让全大陆微信用户为之“疯狂”,实在有些令人始料不及,被马云称为宛如“珍珠港偷袭”。
自2014年1月26日悄悄上线后,微信“抢红包”迅速流行开来,其火爆程度,不亚于此前的“打飞机”小游戏。而收到红包后想要提现,就必须绑定银行卡,这样一来,绑定微信支付的用户数量大增。腾讯资料显示,从除夕开始,至大年初一16时,参与抢微信红包的用户超过500万,总计抢红包7500万次以上。领取到的红包总计超过2000万个,平均每分钟领取的红包达到9412个。
“微信红包”一时风头无限。短短几天时间,微信绑定了上亿张银行卡,开始挑战支付宝的互联网金融霸主地位。试想一家银行想要发展一亿储户,需要多长时间和多大投入?财付通四两拨千斤地触动了一下关系链条,就把微信红包打造成了全民普及微信支付的活动。
红极一时简单贴心抓人性
腾讯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方式,发动了一次移动支付的成功偷袭。抢红包功能在元月25号微信5.2版本上线推出,腾讯号称微信红包是财付通专案组只用了半个月时间开发的一个应用软体,但从微信是高频运用的社交工具,把老百姓的逗乐是习俗融入强关系链,时间配合非常巧妙等各方面可见,这绝不是一时兴起。
派红包不是微信发明的,也不是第一个做的。但是微信把它做活了,是有原因和道理的。产品做得好,时间赶得巧!顺应自媒体的传播路径,抢红包功能将社交自媒体的传播功能可以说发挥到了极致。
微信红包已经超出了红包的概念,它更像是一个社交游戏,让大家“抢”,并采用了随机演算法,抢到红包的人红包中的金额有多有少、拉开档次,会让每一次红包的发放都能有炫耀、有懊恼、有话题,才会激发使用者主动的分享和传播。微信本身就作为日常交流的工具,其好友关系都是在平时积累。在这种情况下,人的主动传播显然更利于人群之间的互动和扩散。
整个策划非常精密,微信红包把中国传统习俗、人际关系、移动支付和应用场景等非常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微信红包做的确实非常“性感”,方便、简单、好玩,又符合中国传统的春节文化,产品体验继承了微信一贯的产品符合人性的思维。这个产品的成功,来的又是如此迅猛,这些,都非常符合移动互联这个领域的特点,对移动互联网的产品和业务,有深刻的启发。移动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是,它更贴近于人;手机,就像另外一个你。
“微信红包”动了谁的“蛋糕”
微信红包的背后是腾讯的财付通和支付宝在移动支付领域的一次争夺战。
如果想发红包或者进行提现,必须要绑定银行卡才可以实现。用户在微信中绑定了自己的银行卡,设置了支付密码就可以随时“包红包、发红包”。但是除了抢红包以外,由于微信中“我的银行卡”一栏还有理财通、手机话费充值、电影票、嘀嘀打车等多个附属功能,用户在绑定银行卡后可能还真不是“发红包”那么简单。
由于不少用户开始尝试微信支付的其他功能,微信轻轻松松就能将一部分此前只关心聊天、玩游戏的客户,转化为具有支付、理财需求的客户。
目前大陆正处于商业交易到日常生活服务的过程,互联网巨头都在跑马圈地,谁能快速抓住用户,未来谁才能占有市场。
微信抢红包不仅仅是逆袭了支付宝,也再次逆袭了传统银行。微信红包捆绑储蓄卡,微信中“我的银行卡”一栏还有理财通理财的附属功能,微信通过“抢红包”的形式再次积攒了大批的理财通用户,一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的忠实购买者可能会直接转向收益率高、购买赎回方便快捷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对商业银行来说,已经实实在在分流了其资金流和客户流,对原有的经营、盈利和生存模式等带来重大冲击。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这个方法,帮你轻松戒掉手机瘾
每一次拿起手机,本来只是想查个快递,或者看个天气,但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就会去看别的东西,不知不觉就玩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白白浪费的时间,事情快递又没有查成。怎么样才能停止被手机瓜分我们的时间精力,戒掉「手机瘾」呢?在纽约时报早些时间发布的文章中曾提到,手机中的…...
[详情]
光庭科技苏晓聪:自动驾驶中,产品才是我们的核心
文 | 彭赛琼来自新智驾(AI-Drive)的报道在自动驾驶刚进入人们视野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国内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一切都是未知数,头部企业的经验和数据,外界无从而知。这种状况树立起了一道门槛,有的公司保持观望,有的公司则急流勇进。光庭科技就属于急流勇进的…...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