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客”如何抵抗欧美大卖场?
帮助台商外销转内销
迄今为止,在中国大地上有哪一间超级大卖场是中国人开的?家乐福、沃尔玛、乐购、大润发……几乎全被欧美财团垄断。刚刚出世的“大麦客”能与这些巨无霸抗衡吗?能发展成中国品牌的超级大卖场吗?
2007年金融风暴来袭,国外市场大幅萎缩,订单直线下滑,大陆东南沿海的加工贸易企业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土地及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于大部分做代工的台企,深深体会到单靠外销的利润薄微和巨大风险,要想在大陆取得长远立足发展,就必须靠“两条腿走路”,也就是外销与内销兼做的经营模式。那么如何转型升级,如何才能把产品由外销转内销?如何才能实现从“贴牌”到“招牌”,再到“品牌”的转变?
对习惯于做外销和OEM代工的台商企业来说,转型升级说易做难,纵使大势所趋、政府积极鼓励,但对企业来说,面临的很多问题,都不是几句话能够解决的——生产要转型、管理要转型、市场要转型、财务要转型、原物料采购模式要转型、要打造自己的品牌、要有一定的通路……太多太多事要做、太多太多资金要投入、太多太多不懂的领域要开拓、太多太多风险要评估……
为挽救危局,被王毅主任评价“牛得很”的“天下第一台协”东莞台商协会,牵头筹组了“大麦客”综合性批发大卖场。东莞台商协会集思广益,在第八届台协会长叶春荣的全力推动下,配合政府产业转型升级政策,把现有的台商企业、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进行完善的资源整合,硬是从无到有地创造出一个“大麦客”。
叶春荣不无苦涩地自嘲自己是“最难做的一届会长”,因为这三年正是东莞大多数台企到大陆投资以来最艰难的日子。叶春荣是“大麦客”的主要发起人和推动者,在设想的方案中,所谓“大麦客”,就是把台资企业的产品集中放到一个大卖场里,以集中优势推向大陆消费者、经销商、代理商;同时引进台商(湾)精品,使台商(湾)优良的产品拓展至大陆各地,让大陆各城乡居民共享高品质、低价位的品牌商品。
实际上,“大麦客”的精髓在于直接架构“厂商―大麦客―消费者”三级营销网络,完全跳开了在厂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中间环节。采用这样的运作,一是可以降低最后摆上货架商品的价格,二是可以利用东莞台商制造企业的强大基础,帮助台企转型升级走内销路子。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这个方法,帮你轻松戒掉手机瘾
每一次拿起手机,本来只是想查个快递,或者看个天气,但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就会去看别的东西,不知不觉就玩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白白浪费的时间,事情快递又没有查成。怎么样才能停止被手机瓜分我们的时间精力,戒掉「手机瘾」呢?在纽约时报早些时间发布的文章中曾提到,手机中的…...
[详情]
光庭科技苏晓聪:自动驾驶中,产品才是我们的核心
文 | 彭赛琼来自新智驾(AI-Drive)的报道在自动驾驶刚进入人们视野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国内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一切都是未知数,头部企业的经验和数据,外界无从而知。这种状况树立起了一道门槛,有的公司保持观望,有的公司则急流勇进。光庭科技就属于急流勇进的…...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