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苗京平“双重身份”背后的故事(上)
搭建台企转移基地加快铜都跨越发展
肩负着中央对台法制工作及帮助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快台企向中部转移的使命,拥有中央和地方“双重身份”的苗京平充分地利用了这种“双重优势”,积极为铜台合作牵线搭桥、出谋划策。
对很多台商来说,恐怕从未听说过铜陵这座城市,尽管这个以铜立市的城市在铜业界颇负盛名,但是很少有台商会关注她,20多年来很少有台商前来投资就是一个明证。然而,这一切都将因苗京平的到来而改变。
苗京平算不上什么大人物,他只是国台办法规局的一个处长,进一步说,他是一个到铜陵担任市政府副秘书长的挂职干部。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具有“双重身份”的人,凭着开拓思维、满腔热情及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人脉资源,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硬是把铜陵和台商捏在了一起。2011年6月19日,全国台企联成立4年以来的第一次,也是最大一次合作项目签字仪式——全国台企联台资企业产业转移(皖江·铜陵)示范区对接交流会在铜陵举行,台企联与铜陵市政府签署了“台资企业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合作框架协议”等三项协议。这意味着随着台湾产业园、台湾城等的建立以及随之而来大批台资企业的入驻,铜陵将被打造成为大陆第一个台资企业投资转移示范区。逾百位台商协会会长第一次亲临铜陵见证了这一历史盛事。而成功举办这次活动的直接推手就是苗京平。
郭山辉会长通过其上任两年来台企联举办的多项重要活动,直接体会到了苗京平的“非常用心”,常务副会长刘璟芳更是赞道:“这个项目的落成,国台办法规局苗京平处长功不可没。”为了“台资企业成功地进行产业转移”,为了使“台商们对中央、对台政策更理解、更支持,坚定他们在大陆、在铜陵投资的信心”,也为了“积极推进对台政策在铜陵先行先试,为中央对台工作摸索路子、积累经验”,苗京平处长自2010年挂职铜陵市政府副秘书长伊始,就积极为铜台交流合作牵线搭桥。
天时地利人和成就铜台合作
201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作为首个获批的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既是泛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斩落的重点开发区域。铜陵市位于中东部、长江下游南岸,依托江浙、上海等地,上通武汉经济圈的中部市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且水运条件得天独厚。在陆路交通上,铜陵附近已有和在建的机场4个,到铜陵的交通时间均不超过一小时四十分,京福高铁、宁安城际、京台高速等四通八达。1956年依矿建市的铜陵,地下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铜资源,铜的采集、冶炼、加工,是铜陵的核心和支柱产业。
同样是在2010年初,苗京平被派到铜陵挂职,主管市涉台招商工作,具体负责台湾产业园筹建工作。作为在国台办工作多年、对大陆台商有一定了解的公务员,苗京平到职后立刻开展调查研究。他一方面深入乡镇了解市情,深入企业了解产业特点,盘好家底做到心中有数;一方面紧紧依靠国台办,借助中央对台工作的优势,扩展涉台资源。他多次亲临台企联拜访前经济局局长、现任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何世忠老领导,何世忠局长积极支持筹建台企产业转移示范区,在其大力帮助和总体指导下,苗京平开始马不停蹄地参加各地台商协会活动,了解台湾产业转移转型特点和台商的需求,利用台商活动积极推介适合台商朋友在中部皖江发财的“风水宝地”。来到了铜陵这片热土,很快融入当地的苗京平感触最深的是:“换了个角色去做具体的工作,我由涉台法制工作的政策的制定者到中央涉台政策的具体执行者角色的转变,实现了中央政策和地方工作的切实结合,既帮助地方发展,又促进台企转移;既增进与台商的友情,又使台商加深对大陆政策的理解,两年来收获是很大的。”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这个方法,帮你轻松戒掉手机瘾
每一次拿起手机,本来只是想查个快递,或者看个天气,但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就会去看别的东西,不知不觉就玩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白白浪费的时间,事情快递又没有查成。怎么样才能停止被手机瓜分我们的时间精力,戒掉「手机瘾」呢?在纽约时报早些时间发布的文章中曾提到,手机中的…...
[详情]
光庭科技苏晓聪:自动驾驶中,产品才是我们的核心
文 | 彭赛琼来自新智驾(AI-Drive)的报道在自动驾驶刚进入人们视野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国内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一切都是未知数,头部企业的经验和数据,外界无从而知。这种状况树立起了一道门槛,有的公司保持观望,有的公司则急流勇进。光庭科技就属于急流勇进的…...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