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学苑 > 人力资源
揪出“下班沉默病”的病根
2013-10-09 人力资源
分享到:

近日中青报对275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3.1%受访者坦言自己有不同程度的"下班沉默症","累得都不想说话"。在该调查中,超过半数的人坦言上班长时间疲劳,下班后难以兴奋,抗拒人际间的情感交流。

该调查提出了"沉默病"的各种症状,然而,现代职场人为什么得如此怪病?病根在哪里?向阳生涯专家团队通过对症状的详细分析和探讨,从深层发掘病根,并提出实用建议。

职场故事

下班不想说话,男友跟我分手

May在M广告公司做AE,做了两年多了。AE是个极辛苦的工作,需要来回在公司和客户之间沟通。一边要让客户满意,一边还要时刻想到公司的成本利益,每一次方案的完成,少不了几十次拉锯、沟通。时间长了,实在是精疲力尽。

每天八小时,一半以上的时间在说话,下班的时候,May感觉整个人都蔫了,什么也不想说。May的男友察觉到她的沉默寡言,询问她原因,试图打开僵局,每次May都不耐烦,一语不合不是冷场就是拌嘴。"每天上班都累得要死,所有精力都耗尽了,下班就好好吃饭,好好休息才是,哪还有心思陪着他聊天呢?"May心里这么想着,但从不多开口解释,给人很冷淡的感觉。渐渐地,身边的朋友都感觉她如工作狂一般"冷酷无情"。男友非常生气,以感情变味为由吵了好几次架。

May一边不堪工作压力的重负,另一边还要焦头烂额地处理感情上的纷争,她觉得自己一点都不被体谅和理解,就越发不愿意说话。天蝎座的她,选择用沉默来避免与他人的争吵。直到男友与她分手,两人的心结也未解开。

May又把愤怒和埋怨转移到工作上,认为是工作害她到如此境地,整个人变得冷漠、易怒,性格大变,与同事上司的关系也急速恶化,工作上也出现了各种纰漏。"工作,工作上还是让工作陪我一辈子吧。但是这份该死的工作,真的折磨人,重新找一份轻松一点的,可找什么合适呢?"找不到答案的她,带着伤心和无助找到向阳生涯,希望CCDM职业规划师帮她找出问题的根源。

专家分析"下班沉默病"三大深层病因

从中青报的调查中,可以看到有超过五成的人将"工作压力让人身心疲惫"、"长时间疲劳使人形成了排斥情感交流的惯性"列为"下班沉默病"的主因。结合May的遭遇,向阳生涯首席职业规划师洪向阳从职业规划的角度分析了"下班沉默病"的三大深层病因:

第一、职场环境是滋生"下班沉默病"的温床

中国职场的竞争力度,相比过去二十年前激烈了很多。对于职场人来说,生存的难度无疑显著增加。"对内,为了升职加薪,同事就是竞争关系;对外,和同行之间的竞争,争取客户、资源和项目。总之,不管身处何处,身边似乎都是竞争者。工作时只有一心处理工作,带着面具、堆着笑脸和各种人打交道,下班就是一种解脱。"洪向阳说,就业环境的快速变化、竞争的日益激烈,过重的工作负荷,复杂的人际关系和部分公司的企业文化,都随时随地给职场人构成了一种高压环境。下班后,很多人也难完全从这种状态中脱离出来,只能用沉默来隔离自己。

第二、性格决定你是"下班沉默病"易患者"下班沉默病"和性格是有关联的。而在这项调查分析中,性格因素未能得到体现。作为中国职业规划咨询第一品牌,向阳生涯在职业规划咨询流程中,性格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你的职业价值观、职业心态,乃至职业选择都与它有关。

案例中,May的性格是INFP(MBTI职业性格测量结果)。因为工作和环境的需要,她的E型(外向)性格会有所表现出来,但是从本能和习惯来说,May注意力都专注力都放在内在世界,当外部有压力时,她都选择内在消化,而不是像E型(外向)的人一样宣泄出来。因此,从MBTI性格类型来说,容易患上"沉默病"的人,更多的应该是I型的人。

第三、一份不适合的工作更是"罪魁祸首"

疲于奔命似的工作,难免会让人产生倦怠。在调查中,易患"下班沉默病"的工作人群有:程序员、工程师、设计师、医生等。结合人群类型和症状来综合分析,"下班沉默病"是中度职业倦怠的表现。调查中所显示的职业,均是专业性极强,要求注意力长时间集中,且需要有充沛的精力来完成工作任务的职业。此外,这些工作所在行业,竞争激烈,知识更新周期短,如不是有着浓厚的职业兴趣和强大的学习动力在支持,是很难在岗位上做出成绩,并取得进步。如此看来,对这些工作本身就不感兴趣,还要被外界的压力推动着不得不做这些工作,心中的压抑、疲劳和负面情绪会堆积产生。沉默病其实就是一种无声的抗议。

对此,洪向阳指出,如果是做一份自己擅长、感兴趣玩,并且能够体现的自己价值的工作,就可以大大减低职业倦怠的发生,因此,找准职业规划,做好职业规划,才是从源头上解决病根的关键。

专家建议

三大治疗法彻底击退"沉默顽症"

治疗,治标更要治本。要缓解并根治"下班沉默病",向阳生涯首席职业规划师洪向阳给出以下三种"药方":

自我调理法

解铃还须系铃人,有时候压力是自源于对自己工作的高要求,因为不想在竞争中落后,便不断给自己暗示和压力,难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上一篇:打破职业生涯僵局拓展外部人脉 下一篇:大学生就业智力产业潜力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