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达人讲述“实习经”
沪上名校研一女生自述——上不了简历的奶茶店实习,给我最大收获
从读大三开始,实习就变成了一门功课,别的同学都在找,我也只能跟进,否则今后就业我的简历上怎么填满呢?今年暑假后我马上要升研二了,仔细想想过去3年来找的五六份实习生工作,其中两份一乐一苦,让我印象深刻。说起来,自己最满意、收获最大的一份实习,却也是最无法登大雅之堂、写在简历上的。
意识到这一点,我几乎惊呆了。但当我把自己的经历说出来,我的伙伴们也开始竖起耳朵听,然后,很多人开始认同我。
乐——在奶茶店“当家” 打着实习的名义追星
找实习的时候,我们总是先定位,把自己框死:名校生嘛,总要找一个像样的单位,最好是和专业对口的大公司,和自己的“身份”相称。
但度过了最初的实习尝鲜期后,我的老毛病又犯了。追星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娱乐,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成功地把追星和实习两桩事搅到了一起。
那是2012年9月底,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播出后,我成了选秀歌手平安的粉丝。无聊的时候我便上网翻他的微博,挖掘一切可能与他“偶遇”的线索,结果有了意外发现:平安在某段时间非常喜欢去市中心的一家奶茶店,他在微博里做过推荐。我就默默记下了这家店。
没多久,我正好经过陕西南路,想起奶茶店就在附近,怀着好奇心过去一探究竟。那天,店里正巧没有开张,门上贴着招工广告。略有些失望的我看着那张广告突然有了主意:平安不是奶茶店老板的朋友吗,如果我在这里“守株待兔”,不就可以见到偶像了?脑子一热,我就给老板发了应征短信,不久收到回复,通知我第二天面试。
面试非常简单,老板要求我用3天时间学会各种奶茶的做法。做奶茶无非就是把各种奶茶粉用不同的方式调配出不同的味道,和化学试剂是一个道理。3天后,我就诚惶诚恐地在他面前做奶茶,做的时候还偷瞄了好几眼笔记本,就这样磕磕绊绊通过面试并正式上岗了。
我的工作是从下午4点到晚上9点,接另外一个员工的班。当班的大部分时间,只有我一个人在看店。每杯奶茶做好后多少会剩一点,开始几天为了精益求精,我都会尝奶茶的味道然后加以改进,时不时还尝试调配新品种。但不久我就玩厌了,奶茶也喝厌了。有时我还会突然忘记某种奶茶的做法,又不能当着客人的面翻笔记本,只好硬着头皮做。弄巧成拙时,碰到的客人倒好说话,再做一杯也就算了。
一个人呆在店里毕竟寂寞,我开始不断玩花样。先是从家里拿来各种闲置的粘纸和装饰品,把奶茶铺布置成了“机器猫主题店”;后又在画板上写上明日天气和奶茶推荐,借此吸引顾客;我还搞了一台小音箱,在店里把喜欢的歌曲放得震天响,一个人自得其乐。
奶茶店虽然在上海文化广场对面,门口又有车站,生意却并不好,只有放学时偶尔会掀起“小高潮”。后来,我和同事想出一个妙招:我们设计出每日特价的醒目招牌,每天打出一两样奶茶产品特价,这样一来,产品销量确实好了不少。老板是个温和宽容的人,也鼓励我们这样胡闹。
就这样百无聊赖地过了一个多月,“卧底生涯”终于有了回报。有一天快要收工的时候,我不经意间听到老板打电话,听了几句便一阵狂喜:“那是平安”!于是,原本一到下班时间跑得飞快的我,故意磨磨蹭蹭,老板很快就看出了我的意图,笑呵呵地帮我一起关了店门,带我到他附近的一家服装店里等平安。
和平安的相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精彩。那天,他急匆匆地走进店里,期间不断打电话,神情亦是疲惫。我提出合影,他立马摆出一张“人见人爱”的程序化笑脸,拍完照再次露出疲态。虽然略有些失望,但总有一种梦想达成的欣喜。现在,凡是遇到学弟学妹们为着某件其实很想做的事而犹豫不决时,我总是会鼓励他们:大胆去干吧,年轻总要疯狂一次。
“一个人管一家店”的经历,哪怕今后我不会把它写在简历上,回忆起来仍旧妙趣横生。我想我会一直记得,无论我背错配方的奶茶做得多难喝,都会照单全收的上海大叔;有扒出钱包里所有分分角角,还要耍赖皮与我商量赊账的初中学生;即使我打碎了一整罐的咖啡粉,也不怪我罚我,反而安慰我的老板和老板娘……反正没有人会知道我是名校的,正是这种不受羁绊的自由,让我难忘。
苦——大公司小职员数不尽的辛酸泪
奶茶店的工作渐进尾声,我不得不回归正轨,去一家公关公司实习。这家公司在全球排名前列,我进的团队负责一家知名家化品牌的高端美发产品公关。在没有进入“围城”之前,公关对我而言也算是一份浪漫而体面的工作,“深入虎穴”后才知道,光鲜背后写着怎样的辛酸。
在这家公司实习的第一周,我用了整整3天时间做一个产品报告,为了赶进度,我把活带回家,几乎通宵了一晚。没想到这还不算,还有更大的下马威。一天,几箱新产品在晚上抵达公司,为了清点产品,我和一个正式员工连夜加班,等我整理完走出公司大门,远处传来零时的钟声。而这只是我实习的第4天。
在仓库爬上爬下找产品成了实习的家常便饭,我们都笑称来这里不是为了实习,而是为了健身,以至于到后来,一个人扛着装有几十瓶洗发水的大箱子都可以健步如飞。正式员工告诉我,这是公关这条路必然会经历的“阵痛”。
年末又是加班季,公司要给客户准备将近200份体验装的小礼盒,同组的正式员工恰巧在外地出差,这活就包给了我。那天真是“流年不利”,因为快递公司忘了寄某种装饰品,我只能自己出动,逛遍整条福州路,回到公司来不及歇一歇,就霸占着餐厅大张旗鼓干起来。每个礼盒装3本小册子、12样产品、1张光盘,还要经过繁复的包装。一开始我做得不熟练,装1个盒子要10分钟,后来快到5分钟左右完成。那天是周五,大家走得比较早,我窝在餐厅孤身一人,看着窗外的天空一点点黑透,想想真是一把辛酸泪。
当然,再苦的差事等到回忆之时,也都有一丝甜蜜。比如,为了推出新产品,实习生会和正式员工一起“头脑风暴”,当自己的创意被采纳的时候特别有成就感。中午实习生们一起吃饭,大家口无遮拦地聊着八卦、一起讨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同病相怜的我们携手走过这段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但这些年的打工和实习经历,也不经意间改变了我对好工作的看法:光鲜的工作未必让人开心,而要接手一份让自己充满成就感的工作,需要先战胜自己的内心,放下对职业的偏见。(伊修)
实习记者先得适应“被拒绝”
和国内大学不同,美国大学的暑期要放三个月。我在美国纽约大学修政治学和经济学双学位专业,今年才大一。之所以这个暑假选择回国实习,与其说热情高涨,不如说是被其他同学的热情吓到,只能跟着这股热风走。
美国的教学方式与国内不同。纽约大学在一年级传授通识教育,更多学习的是政治、哲学和写作的相关知识,经济学到目前为止还没怎么接触。基于这一点,我对现在就去银行找实习始终心里没底。
“去报社实习怎么样?”在与家人沟通中,母亲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全家人一致通过。除了喜欢写作,当个实习记者的吸引力在于,我将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有机会了解不同的行业。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这个方法,帮你轻松戒掉手机瘾
每一次拿起手机,本来只是想查个快递,或者看个天气,但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就会去看别的东西,不知不觉就玩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白白浪费的时间,事情快递又没有查成。怎么样才能停止被手机瓜分我们的时间精力,戒掉「手机瘾」呢?在纽约时报早些时间发布的文章中曾提到,手机中的…...
[详情]
光庭科技苏晓聪:自动驾驶中,产品才是我们的核心
文 | 彭赛琼来自新智驾(AI-Drive)的报道在自动驾驶刚进入人们视野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国内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一切都是未知数,头部企业的经验和数据,外界无从而知。这种状况树立起了一道门槛,有的公司保持观望,有的公司则急流勇进。光庭科技就属于急流勇进的…...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