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学苑 > 人力资源
从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下跌可以看出什么
2014-05-29 人力资源
分享到:

  一直以来,“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说法深刻地影响公众心理,而集结其上的,其实也是某种板结化的认知,那就是学历跟待遇,甚至是首份工作的待遇挂钩。但根据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今年大学生期望待遇跌至近4年最低点,期望月薪平均3680元。这和3年前比,低了近2000元。


  就感性认识而言,这份结果看上去确实会使“读书改变命运”的阶层流动观显得苍白,也很容易与盛行多年的“读书无用论”发生某种意识或不意识的勾连。读好书未必就能赚到钱,这差不多已经成了人们的一个不证自明的共识。


  在很多人的惯性认识中,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理应有更丰富的知识及更优越的条件去从事管理型、服务型等智力工作。由此,其所获之“价值”(主要是物质价值)应当高于一般社会人员。但如果我们承认经济发展带来行业分工的细化,就可看到时代变迁所赋予的另一背景:赋予“读书”物质价值的,更多的是通过行业具体化的实践而非高等教育本身。而大学所提供的,仅是一种可能有助于日后工作实践的通识教育,大学生不过也是一种普通的身份标示,在择业之初对其有太高期盼,未必就不是捆绑。


  此外,就择业而言,月薪追求其实只是就业所考虑的一个方面。因为就有些选择而言,如公务员、律师、“三支一扶”等,人们在选择时更多考虑的是一种身份地位、可能性的发展潜力以及多元化的价值追求,而这些绝非是预期月薪所能涵盖的。更何况,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趋于理性,先就业再择业成了他们常见的选择。小编旁边就有不少同学认为:工资会涨的,经验也会慢慢积累,人脉资源也会建立起来的。没必要把“期望月薪”说成对发展前景的悲观。


  在有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上,舆论确实容易以他者视野强加诸多的“想当然”。但当大学生降低期望月薪时,内心包含的,是“自己怎么看待自己”的价值命题,别人解读出的乐观或悲观,未必就是对大学生处境和期望的最切身的认知。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上一篇:职场男士释放压力五绝招 下一篇: 2015年春风行动启动仪式举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