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学苑 > 智能商务
赛诺菲的新药方
2014-12-08 智能商务
分享到:

  在曾和礼(Elias Zerhouni)的职业履历上,有过很多辉煌的经历:他曾经独自或者和他人合作创立过5家企业,拥有8项专利技术,就任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院长;卸任后,比尔·盖茨曾邀请他共事,2013年他当选美国国家工程学院和法国科学院院士。不过,2010年成为赛诺菲(Sanofi)全球研发总裁后,他更加享受这家大公司创新的研发环境。曾和礼领导着赛诺菲分布在全球的五大研发总部,不仅在法国、德国、北美、美国波士顿,更让他兴奋地是,9月25日在上海的研发中心也正式升级成为亚太研发总部。

  赛诺菲亚太研发总部不仅拥有1400多名研发人员,过去两年以超过50%的速度发展,还率先整合了赛诺菲制药、罕见病(赛诺菲健赞)、疫苗(赛诺菲巴斯德)和动物保健(赛诺菲梅里亚)在亚太地区的研发力量。同时,赛诺菲还宣布了与GPCR研究所、再鼎医药(ZAI Lab)的两项战略合作,通过强强联合,加速本土科研成果的转化,为亚洲乃至全球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医疗方案。

  随着在中国研发机构规模不断升级,赛诺菲亚太研发总部总裁江宁军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在全球研发重要性的提升。在过去几年,他领导中国研发团队参与的全球临床试验数量成倍增长,临床研究能力不断提升。“除了总部的研发项目,我们以后还会自己寻找更多机会。”江宁军对《环球企业家》说。他举例,比如在欧美针对胃肠系统疾病的药物乐沙定,在中国会针对肝癌病人做新的适应症临床研究。“如果对中国肝癌病人有效果,为什么不去试一下,试的过程就是投资。”他说。

  江宁军提醒说,不要再陷入“建一个研发大厦,科学家朝九晚五来搞科研”这种传统研发模式的固有概念。“建立亚太研发中心目的,就是把亚太地区最优秀的科学家、科研单位和优秀成果直接连接。”他说,“连接、合作不是简单的电话会议,而是我们也伸到外围去,真正在一起聊。”

  开放式研发,是赛诺菲正在极力打造的创新策略,不仅是打通内部研发平台,同时也会与外部机构加强更多的合作。“我们所有的生意就是关乎创新,我喜欢和科学家们待在一起。”赛诺菲前CEO魏巴赫(Chris Viehbacher)曾对《环球企业家》说。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上一篇:为何千禧一代不会成为本次购物季的消费主力 下一篇:创新DNA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