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创业?来,给我看看你的创业计划书
前阵子,一位朋友准备要创业,拿了一份很完整的计划书给我看,因为要申请国发基金,所以写的还算满详细的。我想,应该是自己看过最详细的创业计划书。
想创业?来,给我看看你的创业计划书
仔细端详一下,发现他的创业计划书,包括:计划内容、目标、愿景、营运目标、市场分析、市场问题、市场调查、团队核心技术与能力、SWOT能力与财务规划……等,都写得很完整。
但我问了他一些内容:你准备了多少资金?每个月基本开销要多少?钱怎么收进来?钱多久能够进入公司?预估的费用还有许多没有算到的,这都有可能是未来的隐性支出。
从财务的面向来看,其实可以去思考,自己的商业模式与设定的目标是否合理?
我自己也在创业的过程当中写过创业计划,但说实在的,第一次写创业计划是完全不准确的。所以,后来我发现写创业计划最大的目的,是练习自己在思考商业模式上的逻辑与跟别人讨论的一个重要依据点。
不是自己写完创业计划后就开始创业,而是写完创业计划后去找相关领域的人帮你看看有哪些部分没有注意到,最好有实战经验,因为能够一语道破盲点。
例如:你一个月的基本开销为多少?还有哪些没有算到的?最基本的税金、营运开销、水电预估、人事预估、办公室费用以及额外支出有哪些?这些都是创业初期在做财务规划时,就要先列进去的,因为当你开始创业后发现钱烧的比原本快时所产生的焦虑与压力是很大的。
创业不怕有计划的赔钱,怕的是计划要赚钱时没有赚钱。
所以,当费用出来了你才有办法去估出“损益两平点”是多少,需要多少的现金流入才有办法打平日常开销(损益两平是创业的第一阶段目标),脱离初期的烧钱期再去谈理想,谈更大的市场。
其实,我很怕看到创业计划书上写着多大多大的市场预估值,说实在话这跟刚创业的人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还没有能力去吃那块饼。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活下来”,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从财务预估中得到损益两平点所需的现金流量需要多少后,再去推估你需要多少的顾客、会员和转换率?然后,架构商业模式与发展策略,再分配团队照计划去进行,然后进行修正。
创业计划书,其实就像创业的“轨道”,轨道的用意是让我们了解是否偏离预估,然后对于每个偏离我们的修正策略是什么?这些创业前能想到就要尽量想,没想到的就是创业后的挑战。
我们是创业后好几年,开始有了一些经营数据后才有办法做财务预估的,而且初期做的都不准确。毕竟,公司会发生的费用,真的是开了公司才知道!还不知道做财务预估没关系,会计帐一定要做,因为会计帐就是历史数据,有历史数据才有办法预估未来数据。
简单说“会计是过去式,财务是未来式”,创业者一定要懂一点基本财务观念,不能只是懂技术职,那样会很危险。
财务是企业的命脉,懂得掌控金流才能掌握发展策略,能活下来才有机会谈理想、谈创意,不能本末倒置了。
但看了这么多创业案例,大部份的切入点都是产品、点子,但我更重视的还是商业模式,也就是“钱怎么进来”?这是最现实的问题,往往这个问句会让我们的思考逻辑颠倒,重新去思考原本的计划和创业的本质。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这个方法,帮你轻松戒掉手机瘾
每一次拿起手机,本来只是想查个快递,或者看个天气,但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就会去看别的东西,不知不觉就玩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白白浪费的时间,事情快递又没有查成。怎么样才能停止被手机瓜分我们的时间精力,戒掉「手机瘾」呢?在纽约时报早些时间发布的文章中曾提到,手机中的…...
[详情]
光庭科技苏晓聪:自动驾驶中,产品才是我们的核心
文 | 彭赛琼来自新智驾(AI-Drive)的报道在自动驾驶刚进入人们视野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国内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一切都是未知数,头部企业的经验和数据,外界无从而知。这种状况树立起了一道门槛,有的公司保持观望,有的公司则急流勇进。光庭科技就属于急流勇进的…...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