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创业颠覆同样激烈而彻底
整个镀金时代,西部联盟一直主宰了美国的长途电报市场。西部联盟成为美国第一家全国性的集团现代工商企业,此后它依赖大资本家尤其是范德比尔特家族的资助,继续扩展其系统。不过,西部联盟公司的风头没有持续多久,创业史演进中最受瞩目的角色,由电报巨头过渡到了电话巨头。正如100多年后计算机巨头让位给互联网巨头一般。
电话的发明,绝不是对电报的简单改良,它是一种颠覆,是一次全新的革命。从公司角度而言,电话的发明及产业化加速了电报巨头西部联盟的没落,铸就了电话巨头AT&T帝国。
相对于摩尔斯电码传送的文字,电话传递的真实声音表达了更多的涵义。更为重要的是,电话是是利用声音和气息恢复真实的交流环境。人们已经发现,即使通话者之间横亘了千山万水,电话之中声音的碰撞迅速让人感觉到通话者就在眼前。这是一种奇特的魅力,声音组成了一个亲密无间的世界。
最初,电话是以“声讯电报”的名称存在着。与之类似,电视机早期的称呼是“无线电成像器”。
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似乎注定要成为发明电话的人。他的父亲亚历山大·梅尔维尔·贝尔是爱丁堡大学的老师,主要研究发音技巧,他对发音和声音科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老贝尔希望耳聋的人能通过一种“看得见的语言”开口说话,他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是这门学科中标准音量的创始者。贝尔的祖父,也曾因治疗有语言障碍的人而闻名全美。
贝尔世家三代人为了帮助那些有语言障碍的人们而辛勤耕耘,他的父辈们以及他自己多年在声学方面的专业研究,使得他对如何传递声音的每一阶段都了如指掌,也正因为如此,贝尔才能够解决各种问题,最终发明电话。
贝尔出生于1847年3月3日,成年后,因为在聋哑儿童教学方面所取得的声望,使贝尔有机会成为波士顿大学声音生理学的讲师。1872年,25岁的贝尔搬到波士顿,在那里,他将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教学和对发音科学的研究中。也正是在那段日子里,他对多功能发报机以及后来的电话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贝尔注定要成为电话的发明者,但他是业余发明者。对研究电报的专家们来说,贝尔是闯进瓷器店的大象,搅坏了一切。19世纪70年代的技术精英们及投资者都知道,电话有可能成功,但这些人认为成功还很遥远,改进电报技术比较可靠,见效更快。所以,电报领域的研究专家们,都在争先恐后地研究可以同时在一根电报线上传递多条信息的“乐音电报”。也就是说,他们都把目光投向电报的升级改良上。
知名商业期刊《福布斯》的创办人B·C·福布斯曾采访过贝尔,听贝尔亲述发明电话的整个故事。贝尔对福布斯说:“作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年轻人,一直以来我都在尝试发明一种多功能电报机,所以我到华盛顿同德高望重的亨利教授(即摩尔斯创业初期的那个合伙人)探讨这方面的问题,他是电学方面的权威。我把自己酝酿了很长时间的想法告诉亨利教授,想通过电线来传输声音,他用赞成和鼓励的语气表示对我的赞赏和支持。
“现在回顾起来,那个时候是我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我得到的是支持而不是打击。那个时候,我因为缺乏电学方面的知识断定自己很难成功。后来才意识到,如果那个时候我对电学很精通的话,恐怕就做不出电话机来了,因为电学专家们永远不会去尝试我所尝试的东西。”
贝尔坚信,要想通过电流来传达语言,就必须在电流强度方面做一些变动,好让它能够和说话时声音所产生的电流相匹配。用通俗的话来说,他必须发明一种能够持续传递电流的装置来取代间歇电流。1876年年初,贝尔终于研究出这项专利品,那一年他30岁。
贝尔们的伟大不仅仅因为他们是发明家,更因为他们是既有产业的“篡位者”,他们撼动了整个技术的根基。
持续性的创新是在某个产品的基础上作一些改进,不会危及该产品的市场份额,破坏性的创新则完全不同,旨在取而代之。摩尔斯和贝尔的发明属于破坏性创新。有趣的是,许多破坏性的创新很多时候都出于业余者之手。因为客观环境或机缘巧合,业余发明家不在中心产业之中,这样的处境倒能让他们设想出一个全新的未来,并建立起独立的新产业来实践这个未来。
业余发明家的成功与其说是他不缺想象力,不如说他与自己的发明没有利益冲突,与某一主导产业的距离能让他可以自由地创造发明。那些与原产业紧密相关,甚至利益所得者,显然会对有害于原产业的发明避之不及,而局外人就无此顾虑。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这个方法,帮你轻松戒掉手机瘾
每一次拿起手机,本来只是想查个快递,或者看个天气,但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就会去看别的东西,不知不觉就玩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白白浪费的时间,事情快递又没有查成。怎么样才能停止被手机瓜分我们的时间精力,戒掉「手机瘾」呢?在纽约时报早些时间发布的文章中曾提到,手机中的…...
[详情]
光庭科技苏晓聪:自动驾驶中,产品才是我们的核心
文 | 彭赛琼来自新智驾(AI-Drive)的报道在自动驾驶刚进入人们视野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国内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一切都是未知数,头部企业的经验和数据,外界无从而知。这种状况树立起了一道门槛,有的公司保持观望,有的公司则急流勇进。光庭科技就属于急流勇进的…...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