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学苑 > 案例剖析
常亮:职业化到底是什么?
2014-12-31 案例剖析
分享到:

  职业化是一个中国社会和职场已讨论20多年但一直没有搞得很清楚的概念。我想这或许是中国社会主流数目的国民与主流数目的企业员工到今天为止,尚不够职业化的原因之一吧。

  职业化也是大量研究者、职业培训师、企业经理人们关注的一个课题。很遗憾,长久以来并没有得出清晰的,比较一致的权威结论。

  职业化是人生成败的基石,是员工、管理者、领导者建立领导力的基础和根基;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稳健获得优良绩效甚至基业长青的根本,也是中国企业军团傲然屹立于世界企业之林的必由之路和最根本的保障;更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进步的基石,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职业化决定每个员工的命运,决定企业的成败;决定中国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决定国家与民族的兴衰。(常亮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常亮”)

  职业化是如此的重要,那么什么是职业化呢?

  关于什么是职业化的问题,中国社会、学界和企业广有讨论和研究。观点无以数计,五花八门。但职业化的确是一个极为重要,非同小可的概念。

  以所谓国际通行的概念分析,职业化的内涵至少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以“人事相宜”为追求,优化人们的职业资质;二是以“胜任愉快”为目标,保持人们的职业体能;三是以“创造绩效”为主导,开发人们的职业意识;四是以“适应市场”为基点,修养人们的职业道德。这里的职业化主要指职业资质、职业体能、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讲得很好,但清晰中有模糊。

  有研究者说,职业化是工作状态的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这种说法让我们不知所云;还有专家说职业化包含职业化素养、职业化行为规范和职业化技能三个部分内容,而这里面的职业素养是什么,它和职业化行为规范及职业技能之间是什么关系,我们也不得而知。

  余世维博士的《职业化团队》是一个非常精彩的职业化课程,他认为职业化的内涵可以包括职业化的工作技能、职业化的工作形象、职业化的工作态度、职业化的工作道德。显然,这些都可以看作是职业化素养的内涵。

  我本人认为职业化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可以有行业色彩、专业色彩和时代色彩的概念。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时代对职业化有不同的系统要求。

  农耕时代有农耕时代的职业化,工业社会有工业社会的职业化,知识经济时代有知识经济时代的职业化。是否职业化的标准要以能否胜任企业和竞争环境对岗位目标的要求来权衡。就中国企业来说,管理者与员工是否职业化其唯一的评价标准是企业能否适应日益激励的竞争环境,能否在这种竞争环境中生存下来并获得稳健持续的发展。

  也就是说,职业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以目标为最终评价标准的概念。

  在现今全球一体化时代,我们认为职业化就是员工职业素质的后工业化。也就是我们员工素质的各个层面与后工业化时代的竞争要求和社会发展相匹配。(常亮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常亮”)

  首先理解什么是职业素质。我们的素质模型把人的素质分为五个层面:

  第一层面:(势),战略层即定位与使命;目标与责任

  第二层面:(道)核心层即精神与信仰;品格与道德

  第三层面:(法)枢纽层即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情绪与态度

  第四层面:(术)浅层即知识与技能

  第五层面:(行与形)表层即行为方式、职业形象与成果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上一篇:万通冯仑:创业更像女人的人生 下一篇:新加坡航空公司的变革之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