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学苑 > 人力资源
盘点主管10种招狠行为,你的主管躺枪了没?
2015-12-28 人力资源
分享到:

  具备领导能力,是优秀主管的共通点,但是对团队领导人来说,这往往又是最难建立的能力。因为没有人天生下来就会带人与管理。绝大多数的主管,往往是因为工作表现优异,而被晋升到主管的职务,专业表现越好,晋升的速度越快。这也显示,专业能力越强的主管,常常越无法累积领导能力与管理技巧。领导能力不足,却被放到需要带人管理的职务上,可能不仅是自己的噩梦,更可能为团队带来灾难。


主管

主管


  矽谷行销公司“Adogy”创办人JohnRampton就指出,他在第一次创业时,发现有10种领导方式,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几乎就摧毁了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他将这些体会,写在美国《Inc.》杂志的网站上,建议所有管理者避免以下这10种错误的领导方式:

  1.缺乏远见

  领导人若对未来没有明确洞见,会使团队迷失目标。没有远见的领导人,可能在激励团队成员时遇到瓶颈,这也会影响团队的表现与价值。见解太过狭隘、朝令夕改的领导人,也无法位团队订定可达成的目标,更无法带领团队开往正确的航道。一个有效率的领导人会告知团队成员,未来会往哪个方向走。

  2.沟通失败

  拙劣的沟通技巧,对领导人而言是带领团队的致命伤。如果领导人无法明确说明目标、发问,这对整个企业和成员都是一项挑战,因为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领导人必须和不同的环境、媒介沟通,建议可以采用“70-20-10沟通法则”:70%倾听、20%询问、10%追踪与总结资讯。

  3.威胁部属

  如果主管想要降低士气、体验庞大离职潮,最好的方法就是“恐吓或威胁部属”。一个不断恐吓要炒部属鱿鱼、批评部属个人特质的领导人,将创造一个负面的工作环境,你所发出的每一个威胁,都在扼杀你的事业。可多和部属聊聊对他们的期待,这往往比较有效。

  4.控制狂

  重视细节与过程是好事,但这不代表要不断紧盯着部属每个工作琐事。把部属当成什么也不懂、到哪里都要牵着不放手的小孩,这样不赋予他们责任的管理方式,只会换来憎恨与反抗。

  控制狂其实是一种强迫症,这样无法让团队成长。有效的管理要能适度松手,信任并授权给团队成员,因为主管的另一个重要工作,是在团队中培养更多领导者,进而让团队成长,自己也能因此更上一层楼。

  5.对员工的过失“零容忍”

  将犯错的团队成员踢出团队,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这不表示领导人可以忽略团队成员的过失,但厉害的领导人会教导团队成员,并从失败中汲取经验。

  6.自称无所不知

  没有人会喜欢自以为无所不知的人,领导人过度夸耀他们的成就只会让人厌烦。相反地,领导人必须时时保持好奇心,并且不要自认自己是办公室内最聪明的那个人。

  7.提供不必要的诱因

  有人相信,如果提供团队成员奖金、假期,将会提高生产力;但很不幸地,一项《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BusinessReview)的研究证实,期待获取奖赏的人和不期待奖赏的人,其表现相当。与其给员工奖赏,不如给予有意义的回馈和尊重。

  8.对重要资讯“留一手”

  虽然主管不需要让每件事情都公诸于世,但也千万不要对团队成员“留一手”,保留任何有帮助或有意义的资讯。因为这不会让主管看起来比较厉害,相反的,这只会破坏团队信任,让自己变成小心眼、打压部属成长的坏主管。别犹豫去分享那些团队成员可以使用,让他们在他们的工作上更有成效的资讯,有时,信任你的团队,他们回报给你的成果,很可能远超过你的预期。

  9.抢部属功劳

  如果某人因为某件事得了他不该得的功劳,你会感觉如何?一个抢了别人功劳的主管,不会比一个小偷更好。此外,不愿承认团队成员成就,会让部属感到这个主管只关心自己的前途。主管对待功劳的方式,应该是该属于谁的,就该是谁的。

  10.走动式管理

  在1980年代,“走动式管理”(MBWA)曾是非常重要的管理理论,但在今日,这样“蜻蜓点水”式的管理方式,已经行不通了。因为现在的产业竞争瞬息万变,更重视速度与弹性,主管与部属之间,必须更紧密的团结在一起,以因应各种突如其来的挑战。现在的主管,要能参与谈话、观察、倾听,和团队成员一起实现想法,融入团队成为一份子,让团队成员知道你总是随时都愿意帮助他们。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上一篇:你是不是有效管理者? 下一篇:经纬创投合伙人张颖:市场来到了恐惧时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