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学苑 > 人力资源
慧聪网转板上市,郭凡生的企业管理经
2014-12-03 人力资源
分享到:

  郭凡生第二次站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时,比2003年慧聪登陆创业板时还开心。虽然转主板并不像首次IPO那样受关注,但对于执着于股份改造、家族企业研究的郭凡生来说,慧聪已是引以为傲的案例。

  实验田

  郭凡生和慧聪网在互联网行业被熟知,起因于2007年左右热门概念B2B,这是当时阿里巴巴最重要的业务,从传统商情目录转型互联网的慧聪网,没有少和阿里巴巴打口水仗。

  多年过去后,“老对手”阿里巴巴凭借C2C、B2C及支付工具的颠覆成长为巨人。而专注做B2B的慧聪则在内贸垂直行业持续发展,进入一条缓慢而艰辛的道路,甚至错过消费电商的大蛋糕,但在郭凡生心里有一番不一样的考量。

  这和郭凡生“下海”创办慧聪的背景有关。出生于1955年的郭凡生,经历过上山下乡、当兵和重入大学。1982-1990年,郭凡生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研究室、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制度改革研究所,从事西部发展与企业制度方面研究。

  早在80年代,郭凡生就开始研究民营企业股份改制问题,并提出一种股份叫“身股”。这个理念源于晋商之道:干活拿六成,投资拿四成,保证了晋商三百年的成长。郭凡生基于这种思路写了许多文章和书籍,但那时候这些是阳春白雪,并没有人支持。

  1990年郭凡生下海创办慧聪网,主攻商情目录。从体制内转到体制外,郭凡生根据研究成果在慧聪创立规矩:虽然公司由几个股东投资,但实行劳动股份制,公司利润不仅分股东,每年70%利润还分给不持股的员工。

  1999年慧聪获得风险投资,对公司进行身股改造,让100多名员工拥有公司股份。2003年慧聪在香港上市,126名员工成为百万富翁,这在当时是一笔巨资。

  但慧聪并非一帆风顺,2008年前后转型互联网遭遇经济危机,股价从2港元跌至0.3港元。这个时候如何激励员工?郭凡生表示当时慧聪回购15%股票,然后按照0.6港元给员工发期权,2011年慧聪股价涨至1.6港元,员工获利7500多万港元。同年慧聪还决定拿出5000万购买股票,当做奖金发放给员工。

  “一定要让资本市场异动、溢大员工收益,这就是制度。在这个制度中没有老板也没有打工者,在这个制度中我们家族依然控制慧聪50%以上股份,但这样的制度让收益权和管理权实现社会化,我们没有劳资矛盾。”郭凡生说。

  商者有其股

  在慧聪转主板上市当天,有一个观摩团队叫做“合伙人”。与阿里巴巴创始合伙人概念不同,慧聪合伙人是慧聪各个业务中高层,甚至包括慧聪园区园长。包括CEO郭江都是合伙人的一员,这47名合伙人大部分在慧聪工作超过10年。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上一篇:优衣库:凭什么能在中国火? 下一篇:滥用长处会造成领导力失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