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司来了外籍董事
除了联想,一些走上跨国公司道路的中国公司,出于优化决策程序以提高对不同市场的反应速度的需要,也已经在董事会层面不同程度地迈开国际化的步伐。
“如果董事会构成能更好反映企业的国际化特质,跨国公司有望改善业绩。”英国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EIU)在一份全球大公司董事会的研究报告中表示。
不同程度的国际化步伐
或是邀请具有海归背景和外事经验的董事候选人,或是邀请海外名人、政要担任董事会顾问,或是在海外子公司董事会中高度“本地化”,或是邀请境外企业高管担任董事,等等,一部分正在初步国际化的中国跨国公司,特别是民营跨国公司已经开始多种形式的董事会国际化尝试。
被认为是中国最成功的跨国公司之一的华为在其2012年首次披露的、由全体持股员工代表选举产生的13名董事会成员中,虽然几乎没有任何多元化与国际化的痕迹,但2011年4月,华为设立的首个海外董事会——澳大利亚子公司董事会中就有不少具备商界、政界经验的澳大利亚人组成,独董名单中有3名澳大利亚前高官,包括澳大利亚前外交部长唐纳、维多利亚州前州长布伦比、澳大利亚退役海军少将JohnLord,其中后者还担任董事长。
除了当地政要,上述董事会成员还包括华为澳大利亚子公司首席执行长郭福林、华为南太平洋地区部总裁刘江峰和来自华为全球董事会的陈黎芳和李杰。华为表示,该董事会是其“本地化”策略的组成部分,将负责管理华为在澳大利亚的发展策略以及帮助进一步拓展澳大利亚市场。
另一吸引了知名海外政要的中国跨国公司是复星集团, 2010年初,美国前财长约翰·斯诺接受复星集团的邀请,出任公司董事会顾问。这是其首次以个人名义接受一家中国民企的董事会顾问头衔。当年从财长位置退下后,斯诺于2006年10月加入知名投资公司Cerberus(该公司一度参股、控股美国55家企业)并出任董事长,有政界和商界的多重经验。
实际上,从2009年底开始,斯诺已经参与到复星集团的海外政策制定中,对具体的海外投资进行指导,并利用其个人声望为复星出海“铺路”。
而在有诸多海外布局的中国平安现任董事会成员中,也包括现任卜蜂集团副总裁、卜蜂莲花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副董事长及正大农牧食品企业(中国区)资深副董事长杨小平,现任汇丰控股有限公司保险审计委员会独立委员斯蒂芬·迈尔 (Stephen Meldrum);现任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及南华(中国)有限公司之独立非执行董事的叶迪奇等作为独立董事。
“多元化问题将会在数年之内加速浮现出来,只有打造一个由独立、才华横溢并勇于担当的董事组成的多元化董事会,企业才能够与亚洲的消费引擎对接并借势推动自身发展。”光辉国际全球消费市场董事总经理Alicia Yi认为投资者同样需要多元化董事会来加快实现良好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同时更好地引导充满不确定和挑战的全球经济。”
中国跨国公司新尝试
英国经济学人智库发现,不少全球大公司的董事会也不够国际化。
“人数占绝对多数的董事会高管均来自公司上市的国家。”文章开头提及的报告显示,国家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位于瑞士和荷兰的公司董事会国际化程度最高,而德国和日本公司最为封闭。前者逾30%的董事来自其他国家,而澳大利亚、德国和日本公司只有不到10%的高管是外国人。
不过即便相对保守的日本,为更好地适应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态势,优化决策程序以提高对不同市场的反应速度,丰田公司2007年后首次聘请了非日籍高管,通用汽车公司前顶级高管、也曾是第三大汽车零配件供应商麦格纳的全国总裁马克·霍根加入董事会,力求将“国际化”道路铺平、铺稳。
上述报告显示,与其他国家的人相比,美国人担任外国公司董事的可能性更大,而英国人在外国上市公司获得高管职位的可能性位居次席。
那么,对于正在国际化初级阶段的中国跨国公司来说,如果已经聘有当地市场的外籍职业经理人或高管,还有必要使董事会国际化多元化么?
“当然有这样的必要”,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华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公司的国际化不仅是需要某一个层级人员的国际化,需要公司的各级员工都能有国际化的意识和思维,在董事会的战略决策层面同样如此。一些中国公司在海外不断遭到诉讼,也与公司各方面对海外市场与法律等不够了解相关。
对于中国跨国公司,在多元化选聘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的是,虽然在相关市场选聘董事能帮助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但是也不能盲目。有些高管虽然是行业顶尖人才、也有丰富的经验,但是并不了解中国、不足够了解企业,这种情况下即使选聘回来,可能也发挥不了作用。
其次,需要了解你所在国际市场的公司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比如在英美一些国家,如果独立董事的薪酬超过一定数额,可能其独立性就会遭到质疑。因为独立董事应该主要是在自己工作任职的企业获取薪酬,担任独立董事的职务,更多的是市场对于他能力与声誉的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一些中国跨国公司正在尝试,但目前大部分中国跨国公司的董事会海外董事成员几乎没有或者数量有限。在中国跨国公司前100的排名上,央企、国企占据重要位次和比例,但是他们董事会的成员构成还相对保守,或者受到一些限制;而一些已经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的民营企业目前在董事会成员国际化方面程度也不高,思略特大中华区总裁徐沪初认为,这或者与其主要创始人或领导者的风格理念相关,有些民企虽然产品和人走出去了,但理念和思维方式还是中国企业。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这个方法,帮你轻松戒掉手机瘾
每一次拿起手机,本来只是想查个快递,或者看个天气,但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就会去看别的东西,不知不觉就玩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白白浪费的时间,事情快递又没有查成。怎么样才能停止被手机瓜分我们的时间精力,戒掉「手机瘾」呢?在纽约时报早些时间发布的文章中曾提到,手机中的…...
[详情]
光庭科技苏晓聪:自动驾驶中,产品才是我们的核心
文 | 彭赛琼来自新智驾(AI-Drive)的报道在自动驾驶刚进入人们视野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国内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一切都是未知数,头部企业的经验和数据,外界无从而知。这种状况树立起了一道门槛,有的公司保持观望,有的公司则急流勇进。光庭科技就属于急流勇进的…...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