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学苑 > 人力资源
供应链运营是本土企业的短板
2015-01-04 人力资源
分享到:

  我们知道,在企业运营铁三角中,企业有三个主导职能:(1)开发一个好产品,这是设计/产品管理的任务;(2)卖一个好价钱,这是营销/需求管理的任务;(3)以合适的成本和速度生产出来,这是供应链运营的职能。这三个职能相当于凳子的三条腿,只有三条腿都有力,而且一样长,凳子才会站稳。

  最佳管理智囊档案

  姓名:刘宝红

  职位:西斯国际执行总监

  资历:在采购和供应链管理领域有十几年的丰富经历,主要集中在高科技和小批量行业 。畅销书《采购与供 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作者。

  公司:西斯国际(CSCS International)总部美国硅谷,专注供 应链、运营、采购和计 划领域的培训与咨询,帮助本土企业提高国际竞争水平。

  公司网址:www.scm-blog.com

  不管是访问公司,还是在培训中,我经常问这个问题:在你们公司,是前端的产品(设计/营销)做得好,还是后端的供应链运营做得好?我期望的答案是供应链运营更好,因为媒体上连篇累牍讲的,都是我们在技术、产品上与成熟市场的差距;而供应链运营,即把质量做好、交期做短、成本做低,在我们这样一个生产大国,理所当然应该做得不错。但鲜有例外,每次得到的答案都恰恰相反。起初我想这会不会是偏见,因为我问的人大多来自供应链运营领域,对自己职能的不足之处了解太多,看到的多为负面。但是,在后来一些针对设计、市场和高层管理的培训中,答案也是一样:我们的产品有改进之处,但供应链运营更差。

  仔细想想,也有道理:正因为明白产品、技术差距大,本土企业投入巨资来加强研发。比如从1996年到2012年,我国研发占GDP的百分比差不多翻了两番;而同一期间,世界平均水平基本持平。有投入就有产出。二三十年来,本土企业在产品、技术方面,与全球顶尖竞争对手的差距已经显著缩小。而供应链运营呢,因为人口红利和偏低的汇率,反倒被表面的低成本所掩盖,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时间长了,就成了短板。这就如一家老两口,老太太不是这里疼,就是那里疼,一副病怏怏的样子,三天两头看医生,反而长寿;倒是从来没嚷过一声的老先生,大家都觉得没事,结果突然一病不起,竟然先走了。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上一篇:补交养老保险有哪些好处 下一篇:头疼!“技能焦虑症”你有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