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学苑 >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的5种顿悟
2015-09-08 人力资源
分享到: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

  1、当下就是最合适的环境


  要立足现实,不要去假设一些不可能的条件,比如:如果谁在去做这件事就好了,如果人数再多一些就好了,如果市场投入再大一些就好了,如果没有不利的事情出现就好了……。

  无谓的假设,只会浪费时间,延误时机。

  管理者认为员工队伍素质太差时,假设员工队伍素质提高到自己想象的水平,他们还会甘心于现有的岗位吗?自己还能当他的领导吗?

  如果一切都如自己所想,自己的能力与价值又如何去体现呢?现有的环境,不正好是体现自己能力和锻炼自己的最佳舞台吗?

  这是多难得的自己施展才能和成长的环境。企业在市场中,就如同真实的作战环境,随时面临市场决战,不允许彩排,更不允许做条件假设。

  2、眼中的员工状态,其实就是自己的表象

  自己眼中公司员工状态如何,感受到他们是忠诚、是努力、是抱怨还是难以管理?

  在一个努力的人眼里,看到和吸引自己的都是别人的努力,别人的负面因素也无暇顾及,感受到的全是他们的努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相反,一直心中不平,满是抱怨的人,也会吸引那些喜欢议论别人是非的人,结果眼中看到的抱怨越来越多,正面的因素在他眼里或者都视而不见。所以自己感受到他们的状态,其实就是自己的表象。

  只是我们看别人容易,读懂自己难。

  我们可以做一个测试,对同一个企业,不同员工的感受和评价肯定不同。

  为什么每个人的眼里看到的不同呢?这是因为每个员工的状态不同,看到的也会不同,相由心生就是如此。

  我们总喜欢盯着别人找缺点,而很少从内心审视自己,所以只能用反推的方式才能有所感悟。

  3、特别不喜欢的,就是自己最需要提升的

  我们有时会特别不喜欢某人或者特不喜欢某人做的某事,这是因为什么呢?是别人的问题吗?他的这一点是所有人都反感的吗?既然不是所有的人不喜欢,那为什么自己不喜欢?问题出在哪里呢?

  那是因为自己有偏见,或者是自己小题大做,或者是自己的某种“性格缺陷”,从而造成了自己的不喜欢。

  比如员工经常和自己对着干,那是说明自己的人格魅力不够,或者能力没有得到其认同,或者自己平时也是对其如此,所以这些都是需要自己提升的方面。

  如果某人执行力差,经常拖拖拉拉,那是自己在管理上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

  如果员工经常以家庭有特殊原因而耽误一些事情,那是说明自己对员工关怀不够。

  当我们不能容忍别人非议自己时,那是自己确实有某方面的不足,而自己又没有觉察到。

  4、把员工看成什么,他就是什么

  我们习惯给员工贴标签,能力是强是弱,工作积极还是懒散,与自己是敌是友。自己怎么判断,往往最终真的就如所料。

  心理学说,在给某人贴上标签时,自己的行为态度也会对其发生微妙的变化。

  如认为某人是和自己对着干,那么在与其沟通时,自己的行为和举止就会表现出防备、不屑或敌意的态度,结果这些信息被对方捕捉到,对方也会同样为之。

  这个最初的“判断”是自己释放出去的,造成了弄“假”成真。

  再如我们认可某员工工作能力,就会多包容和鼓励,出现正强化;反之,认为员工能力不行,我们就喜欢批评和排挤,结果进行了负强化。

  5、所有面临的问题,都是自己造成的

  有些管理者喜欢怨天尤人,总是羡慕别人天时地利人和,觉得自己身边的同仁或客户有意制造难题。

  每个人身边的环境都是自己经营的。

  发生的事情是好是坏,都与自己的积累有关,不然为什么不发生在其他人身上呢。自己所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是自己造成的。

  比如管理者交代下属做一件事情,结果下属做砸了,惹出了麻烦。如果把原因归结到下属没有能力、不用心,然后狠狠的批评他一顿,结果呢?

  他并不一定听得进去,心里不服气,以后可能依然如故,甚至更糟。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上一篇:看懂老板的身体语言,对一个职场人来说太重要! 下一篇:未来HR必须掌握的10个方向和8个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