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学苑 > 人力资源
鄂尔多斯人:资源禀赋不是造富“永动机”
2014-12-09 人力资源
分享到:

  自然资源赋予了鄂尔多斯致富的捷径,但它却不是造富的"永动机",毕竟稀缺的资源终将面临枯竭的一日,只有在此之前探寻下一座"金矿"才可能让昔日繁华之景再现。

  这个冬季,鄂尔多斯人深感寒意,"曾经家家放贷、如今户户讨债"生动地描述了他们的生活变迁轨迹。据报道,大量商品房闲置、民间借贷垮塌加上煤炭市场重创等难题正摆在鄂尔多斯人眼前,走出资金断裂困境成为这座城市的当务之急。

  数年前,鄂尔多斯曾因GDP等经济指标快速向好而被誉为"中国的迪拜"。当然,这座城市因煤而富的崛起之路几乎不可能被复制,而当地政府一直致力于财富普惠全民的政策更令"城外人"所艳羡。但就在鄂尔多斯人沉浸在被财富"撞了一下腰"的喜悦之中时,经济泡沫破裂的隐痛接踵而至。

  众所周知,资本只有不停流动才可能实现保值增值,而一夜暴富者的选择却往往体现出短视特征。囿于新产业拓展无力、人才储备不足等客观因素局限,鄂尔多斯因城市拆迁改造所释放出的大量资金不得不再度回流煤矿或者房地产,随之而来的民间借贷融资也日益升温。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一座相对封闭的城市,鄂尔多斯外来流动人口较少、市场对新增商品房的承接能力有限,房价上涨实际上成为了当地人自娱自乐的"游戏"。

  表面看来,民间借贷中的"三角债"问题困扰了鄂尔多斯人,但追根溯源,资本再投资受挫才是根本症结所在。依照常理,借贷利息的源头是实体经济,一旦后者疲弱无力消化高企的财务成本,那么民间借贷链条就会紧绷甚至断裂。即便房地产业充斥着暴利,也终因供大于求而有价无市、还贷无门。更何况,前期高利贷的获利示范效应吸引了许多实体资金转道加盟,产业空心化日趋严重,长此以往民间借贷就像一座空中楼阁,一旦某一环节出现纰漏,风险因素就犹如多米诺骨牌般扩散开来,给当地经济与社会安定造成重创。而已经习惯于食利安逸生活的鄂尔多斯人,目前正在饱尝这种经济泡沫破裂之后的痛楚。

  自然资源赋予了鄂尔多斯致富的捷径,但它却不是造富的"永动机",毕竟稀缺的资源终将面临枯竭的一日,只有在此之前探寻下一座"金矿"才可能让昔日繁华之景再现。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鄂尔多斯要凭借一己之力实现凤凰涅槃可谓困难重重,决策部门应当高屋建瓴地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畅通民资合理流动渠道。当前一些垄断厚利领域的进入门槛普遍较高,民企面临着许多"玻璃门"的阻隔;与此同时,普通竞争性企业长期在低盈利空间中苦苦拼杀,外部融资难、税费负担重、经济形势不佳等瓶颈尚未有实质性突破,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不足。其结果就是,大量民间资本流连于投机炒作乐此不疲,不可避免地催生了金融风险。另一方面,鄂尔多斯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新鲜活力的注入,只有大批掌握新技术、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落地生根",才可能真正有助于地方经济的长期发展。对此,在关注原有居民共富路径的同时,如何培育城市教育、医疗等软实力吸引外来高端人才驻足,对鄂尔多斯的未来多元化发展尤为重要,否则闭门造车难有创业激情的萌动,更遑论实现经济的战略转型。

  由奢入俭的生活倒逼鄂尔多斯人更加理性地看待财富,而大起大落的经济发展轨迹则呼唤管理部门能够更加高瞻远瞩地进行战略布局。

  此文来源于《企业界》,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如若转载请联系游金地。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上一篇:上香港保险有哪些好处? 下一篇:王巍: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有嫖客心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