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大开杀戒
最早传出IBM正考虑大幅裁员的消息时,该公司迅速回应这是无稽之谈,后续报道称,这10万多人可能不完全是冗余人员,有些是来自提前退休、绩效评估不佳等渠道。
在一个由前IBM员工创立、方便IBM职员发声的网站上,现在已经开始出现各种收到裁员通知的员工们发表的帖子。而按照IBM的说法,很多人收到的是“资源行动”(Resource Action)的通知,但其实这只是被解雇的一种委婉说法。
除了评论员们对行业发展的各种分析之外,网站上众多留言也凸显了大规模公司裁员让人心寒的一面——很多为IBM奉献一生的员工将就此被扫地出门,没有半点人情味。比如:
2015年1月28日的评论:美国的裁员行动已经开始,并且迅速蔓延。我今天早上收到了电话通知。在我的整个职业生涯中,这是我第一次收到3分的评分。没有任何文件可以证实这个评分的合理性。18年的付出只换得了他们的背叛,他们让你心灰意冷,然后把你一脚踢出门外。——Ace
2015年1月28日的评论:在入职18年半后,今天我收到了资源行动通知。2月27日后走人。最近我收到了3分的评分,这完全是捏造的,没有准确的证据,理由也是编的。我在纽约州的家中工作,在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GTS)担任设计师。虽然还没有看到正式的文件,但很明显是标准的遣散费——每年1周,最高26周。我不明白为什么要在给我评3分之后解雇我?而且根本没提到IBM解雇员工时会发的个人提高计划(PIP)。是不是为了确保即使我在IBM找到其他职位也无法被雇佣?我敢说他们早就盯上我了,因为我本可以在6月份得到联邦住宅管理局(FHA)的保险金的。我会熬过去的。——Sacraficial Lamb
2015年1月28日的评论:尽管个人业绩评估(PBC)拿到了2分的评分,但我还是收到了资源行动的遣散费。其实这就是为了削减成本和提高效率。经理根本就是个工具,只会照本宣科。我问她知道这个消息多久了,她告诉我说这是机密。在这里工作了34年,竟然是以这样的方式让我离开。——匿名
2015年1月28日的评论:唉……我为IBM服务了17年,现在就要被裁员了。我之前在服务运营和交付(SO Delivery)部门工作,PBC考核拿到了2分。我今年61岁,可以获得全额遣散费。我在公司工作的最后一天是2月27日。——Just1waiting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很多类似的评论。
当然,IBM的实际裁员数量可能远低于此前报道的10万多人。上述例子也可能是纯属虚构,或者这些在IBM工作多年的员工业绩表现确实突然大幅下降。这些都有可能,但可以肯定的是,IBM将在全球范围内开始裁员。
不仅仅是美国和加拿大,此次裁员风波还会影响到IBM在全球各地的员工。据澳大利亚媒体Technology Spectator推测,澳大利亚可能有400名员工受到影响,而印度《经济时报》(Economic Times)报道称,截至今年三月底,IBM印度次大陆的员工总人数预计将从2011年的16.5万减少至10万左右。
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知晓此次裁员所涉及的具体人数。但从听到的多方消息中可得知,本次裁员涉及面非常广,正如一篇文章所说:“吉尼·罗曼提(Ginni Rometty)[IBM首席执行官]要大开杀戒了。”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这个方法,帮你轻松戒掉手机瘾
每一次拿起手机,本来只是想查个快递,或者看个天气,但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就会去看别的东西,不知不觉就玩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白白浪费的时间,事情快递又没有查成。怎么样才能停止被手机瓜分我们的时间精力,戒掉「手机瘾」呢?在纽约时报早些时间发布的文章中曾提到,手机中的…...
[详情]
光庭科技苏晓聪:自动驾驶中,产品才是我们的核心
文 | 彭赛琼来自新智驾(AI-Drive)的报道在自动驾驶刚进入人们视野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国内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一切都是未知数,头部企业的经验和数据,外界无从而知。这种状况树立起了一道门槛,有的公司保持观望,有的公司则急流勇进。光庭科技就属于急流勇进的…...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