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燃事故,有多少隐患长埋地下
有太多的城市和责任单位已经习惯于将安全隐患长埋地下,甚至明知地下有风险,不出人命就是不改。
中石化输油管线爆燃事故的死者上升到52人,仍有11人失踪。昨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赴黄岛看望事故受伤人员。
事故已经发生了三天,报道正在向公众呈现更多真相。从公开报道可看出,这起事故并非偶然,有关方面明明知道安全隐患存在,却又对此无动于衷。
据报道,中石化管道储运分公司曾在2011和2012年发布《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东黄(复)线、东临线隐患整治工程环境信息公告》,称“原本管线所处的郊区现在变为繁华城区,建筑物众多,人口密集,部分管道陆续被占压,导致管道无法抢、维修,即使一些没有占压的建筑物也离管道较近,无法进行管道防腐层大修。”另据报道,中石化10月份刚刚完成史无前例的安全大检查。
尽管中石化发言人表示,爆炸事故发生在排水暗渠,而非输油管道,但是,事故胜于雄辩。不论怎样,这无法否认中石化在事故中的责任。输油管线泄漏究竟会引发怎样的安全风险,无论是石化企业,还是地方政府,均不应忽视,更不该掩耳盗铃,假装看不见。
不否认,黄岛地下管线的安全隐患有历史原因。当地官方表示,黄岛油库是上世纪70年代建设的,这个地方唯一一条路原来是走刘公岛路。刘公岛路现在是主城区,两侧的居民非常多。各种油管线、危险管线全部都集中到刘公岛路上来,造成管线比较拥挤,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就很严重。
这个说法也符合事实。但是,关键的问题是,这些年的城市发展规划与安全防范何以失守?当地政府和中石化都意识到了安全隐患,为何多年来放纵这些隐患长埋地下?
黄岛是石化重镇,发生涉油重大事故不是首次了。1989年8月,中石油黄岛油库大火,19人死。这次大火幸亏被扑灭,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然而,这些年来,黄岛的石化工业没有压缩,反而继续大规模扩张,黄岛似乎也无视安全风险放大,在新一轮城市化浪潮中高歌猛进。很显然,城市规划要根据地方产业特点,科学合理规划,黄岛作为石化重镇,所有的规划应安全为先,尤其是地下管线的规划建设,更要留出充分的安全冗余。
或许,我们很难要求一个中国的城市能够在如此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把地上、地下所有的规划都做得完美无缺。和很多城市相比,黄岛地下管线规划的水平,或许既不出色,也不是很差。但是,黄岛的事情再一次敲响警钟——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确实是一个城市的良心。一个城市良心的多寡,人命关天。有太多的城市和责任单位已经习惯于将安全隐患长埋地下,甚至明知地下有风险,不出人命就是不改。
昨日下午,习近平在青岛特别强调,要认真汲取教训,注重举一反三,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化安全生产大检查,彻底排除隐患,坚决杜绝此类事故。
现在,青岛方面表示,这次事故是一次极为重大的教训,相关部门下一步将对管线进行彻底改造,拿出一个各种管线互相不影响的方案。多么希望,这种话在事故发生之前就说了,彻底改造在事故发生之前就做了。多么希望,那些没有发生事故的城市和企业,也能有这样的表态,并付出行动。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这个方法,帮你轻松戒掉手机瘾
每一次拿起手机,本来只是想查个快递,或者看个天气,但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就会去看别的东西,不知不觉就玩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白白浪费的时间,事情快递又没有查成。怎么样才能停止被手机瓜分我们的时间精力,戒掉「手机瘾」呢?在纽约时报早些时间发布的文章中曾提到,手机中的…...
[详情]
光庭科技苏晓聪:自动驾驶中,产品才是我们的核心
文 | 彭赛琼来自新智驾(AI-Drive)的报道在自动驾驶刚进入人们视野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国内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一切都是未知数,头部企业的经验和数据,外界无从而知。这种状况树立起了一道门槛,有的公司保持观望,有的公司则急流勇进。光庭科技就属于急流勇进的…...
[详情]